新台幣匯率一度升至2字頭 多家銀行網銀當機
美國關稅戰發威,下一步恐怕轉為匯率戰。新台幣匯率狂升,5日開盤就升高一角,漲到30.91元。新台幣從上週三4月30日開始出現波動,收盤價從前一日32.229元,上升到32.017元;勞動節過後5月2日更出現大幅度波動,收盤31.064元,漲價接近1元;緊接著5月5日盤中一路上升到29.650元,專家則預測還沒結束。
台灣金融培訓協會理事長林昌興分析,「當時川普在2018年上任時,台幣的匯率大概就是在28左右,如果30塊守不住,那短線來說,新台幣仍然有一個升值幅度空間,基本上如果央行又沒有擋,其實速度就會很快。」
台幣轉強一度閃見29元,大批民眾搶買便宜的美元與日圓,導致多家銀行的網銀傳出塞車災情,連鎖反應短期內持續影響市場。
專家推測,可能在短期內就出現2018年川普任內的台幣匯率28元,而接下來6月份一批短期美債即將到期,為了壓低美國債務壓力,不排除讓美元貶值,但這對台灣廠商出口是打擊。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指出,「出口競爭力會被削弱,另外一方面也會壓縮他的毛利,所以說對我們的經濟體質比較不利。」
學者提醒,因為現在台美談判當中,台灣又在美國的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當中,央行要非常謹慎評估。根據了解,央行將要求大型行庫盡可能暫緩結售美元的時間,以及旗下有投資海外需求的廠商盡快匯出投資資金,另外中油等國營事業採買需求在特定時點進出,以「道德勸說」採取3大措施。
邱達生表示,「這麼強的一個匯率其實也會壓縮到我們的出口動能,今天台股的表現很顯然的就是對台幣持續走強的不安。」
5日台股也大受影響,信心不足衝擊,開盤後一路下挫,大盤一度最低2萬331點。金融類股國泰金、富邦金都成了新台幣升值受災戶,早盤跌幅超過5%,一天市值蒸發15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