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科學團隊深入鑽探冰蓋2.8公里 取出南極120萬年前冰核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氣候災難,這幾年在世界各地發生的機率越來越頻繁。1組國際科學團隊日前在擁有百萬年冰層的南極,深入鑽探冰蓋下方達到2.8公里,取出120萬年前,至今最古老冰核之一。有望瞭解地球大氣跟氣候如何演變的過程,更能為認識人類活動,對當前氣候變化的影響,提供重要線索。

天寒地凍的南極大陸上,國際科學團隊駐紮在南及東部的冰穹C鑽探基地,歷經長達4年的努力,終於在日前成功探鑽到南極地底深達2.8公里,冰蓋與基岩交會,出取出至今最古老的結冰核心之一,推估已有120萬年的歷史。

義大利研究人員史柯托說:「在我身後被鑽探出來的冰河所包含的資料,對於我們瞭解地球歷史上,某一時期精準的氣候變化相當重要,我所說的是80萬到120萬年前的資訊。」

這項研究計畫獲得歐盟的資助,並由義大利負責協調,由16名科學家和支援人員組成團隊,至今已歷時4年。期間每年夏天,團隊都會在平均氣溫約-35℃的極端環境下,進行鑽探工作,之前曾成功鑽取到1個約80萬年歷史的冰核。

結合對過往獲取冰核的分析,團隊發現,即使在過去80萬年中最溫暖的時期,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也從未超過工業革命以來的水平,可見人類活動對氣球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

義大利研究人員史柯托指出,「檢視儲存在歐洲南極冰核計畫所探鑽出來的冰核,我們瞭解到即使在地球上最溫暖的時期,溫室氣體的濃度包括二氧化碳與甲烷,也沒有超過過去我們150年所觀察過的濃度。」

全球氣候變遷、暖化、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是主要成因,在各地造成的氣候災難,頻率越來越高;洪水、乾旱、風災頻發,美國加州洛杉磯郡最近的嚴重的森林野火,也跟氣候變遷有關。

科學家指出,氣候變遷導致天候鞭笞現象加劇,乾濕循環極端化,助長了火勢蔓延。加州頻繁經歷暴雨和乾旱交替,為野火創造條件,類似情況在全球範圍內也有增加趨勢。

研究團隊強調,透過對南極地底冰核的分析,不僅能瞭解地球氣候的變化,也能瞭解生命的演化過程。

義大利冰河學家巴班奇表示,「還有一個重要的面向,在冰層與泥土之間有一個介面,中間層當中沒有明顯的岩石,裡面有沉積物跟微生物、病毒跟細菌,這些都能告訴我們在很久以前,生命是如何發展的。」

此外,鑽探到南極深達2.8公里,可能會發現不曾出現過的稀有礦物,對之後的工業發展也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義大利冰河學家巴班奇表示,「因為我們位於未曾被開發的區域,地理跟化學分析家會認為,如果發現了礦物或稀有的物質,也能具有工業價值,對於未來的發展也相當重要。」

南極洲是世界上的第5大洲,面積約為1400萬平方公里,約占地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深埋在厚厚冰蓋下的秘密,不僅有助人類有解地球過去的歷史,也可能蘊藏著造福人類未來的巨大能量。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