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疑為「波波牙醫」開後門 衛福部:偏鄉計畫尚未定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衛福部正在研擬的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遭質疑為「波波牙醫」開後門。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認為,波波牙醫可透過這個計畫提早取得實習機會,而且就算拿到執照後,服務地點也不是偏鄉,而是部立醫院。衛福部澄清,該計畫是為了優化偏鄉醫療,而且目前還在討論中尚未定案。
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上午召開記者會,控訴衛福部的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對於能自由移動、選擇執業地點的本國學歷牙醫師缺乏吸引力,只有想提早實習的「波波牙醫」,也就是到波蘭等國家讀牙醫科系,但還沒經過實習、也沒取得醫師執照的台灣人才會申請,質疑衛福部計畫疑似為波波牙醫開後門。
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姚欣宜表示,「讓波波牙醫可以保送取得執照,但是只做一些國內大一牙醫系就在做的服務社團的事情,所以我們非常質疑政策是否有公共性。」
國際牙醫校友聯合會發言人兼常務理事Danny 林指出,「偏鄉計畫這不只是牙醫師,包括其他的科別的醫師,眼科、中醫各方面,每個科別的醫師想要參加,都是可以參加這個計畫的。」
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指出,這些波波牙醫拿到執照後大多在部立醫院服務,而部立醫院又多在人口密集區,根本不是偏鄉,所做的服務內容也只有口腔照顧和社區式服務。並呼籲政府,如果有心要改善偏鄉牙醫缺乏問題,應該把經費用在鼓勵偏鄉開業或設立牙醫醫療站。
由於衛福部計畫預計4年招收240人,如果全部由波波牙醫申請,恐怕會超過副總統賴清德過去承諾實習名額維持每年50名的公告跳票,到時候波波牙醫可能成為國內最大校。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司長賴向華回應,「就是要解決偏鄉醫療不足的問題,才會提出精進的計畫。至於內容其實都還在評估討論中。」
衛福部回應,目前國內約有50個鄉鎮市沒有牙醫,才期望透過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優化偏鄉醫療,不過目前計畫都還在討論中,還沒定案。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