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型可預測皮膚過敏 不需犧牲動物實驗

農藥會不會造成皮膚過敏?過去多靠動物實驗來掌握,農委會組成研究團隊,打造國際第一個「皮膚過敏性評估人工智慧智慧演算平台」,不需要犧牲動物就能預測人體暴露於農藥,可能發生的過敏發炎反應。

農民使用農藥會不會引發皮膚過敏和發炎?傳統靠動物實驗來確認,最早使用天竺鼠最多60隻,將其剃毛再把農藥貼布貼在皮膚看其反應,之後精進改用小鼠,數量減半,將農藥塗在耳朵觀察,不過近期農委會與國衛院、台大獸醫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以AI人工智慧模型,建立不用犧牲動物的實驗模式。

農委會藥毒所副研究員廖俊麟表示,「完全不用動物死亡就是不會有一隻動物,因為這個平台的測試而受到犧牲,所以它可以減量百分之百的動物。」

研究團隊導入人工智慧,利用化學結構與特性資料庫,以人體皮膚細胞來做實驗,比起天竺鼠實驗要花35天,小鼠要21天,新的演算平台只需要花4天就能得到結果。這也是國際上首個成功建立的模型。

國衛院研究員童俊源表示,「在農藥上面其實有非常多的沒有被研究到的地方,所以我們這次的合作,其實很大的是促進了說,怎麼把這個AI的模式用到農藥這邊來,去做一些替代的方法。」

研究團隊表示,過去皮膚過敏實驗多著重化妝品與其他化學品,歐盟與國內皆已規定化妝品禁用動物實驗,農藥的動物實驗雖力求3R「減量、精緻、精準」,仍造成動物犧牲,此次國內首創平台,希望將來也能更廣泛運用於醫藥品與環境用藥。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