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藝術家赫斯特說道,「這幅是『了解萬物』。」在唸完畫作名稱之後,赫斯特把畫送進火爐燒掉,預計現場還有多達 4千多幅畫作等著被燒。
赫斯特在去年啟動名為「The Currency貨幣」的藝術計畫,以他的創作招牌彩色圓點為主題的1萬幅畫作,每幅以2千美元的價格拍賣,這些畫以赫斯特最愛的歌詞命名,也有他的親筆簽名,更特別的是,每一幅畫都有自己的NFT,也就是加密數位藝術。

打著當代鬼才藝術家名號,加上藝術市場的NFT熱潮,這些畫在交易平台最高紀錄的成交價超過17萬美元,約合台幣530萬。赫斯特還讓買主選擇,要保留實體畫作還是NFT數位作品,結果超過一半的5千多人保留實體畫,剩下4千多人選擇NFT,赫斯特決定把這些NFT的實體畫作全部銷毀。
赫斯特表示,「我決定要燒掉是我提供買家選項,在實體畫和數位畫之間我必須決定,對於選擇數位畫作的人我能做些什麼,當我想到這裡,我知道我該摧毀畫作,當我們創作NFT,作品就已經存在,因此燒掉實體畫,讓畫不再真實存在是合理的。」

一把火燒掉自己創作的畫,就是作品常常驚世駭俗的赫斯特會做的事。57歲的赫斯特是英國青年藝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童年不愛讀書常鬧事,還被因偷竊而被警察逮過兩次,但從小就展現對創作的熱情和潛力,在就讀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期間參與策展發表作品而開始嶄露頭角。
他發跡於90年代,曾在殯儀館打工,為大體畫過素描,加上好友驟逝,讓赫斯特熱衷於探索死亡的意義,經常透過創作呈現生死的反差概念。
最出名的作品是將真的鯊魚屍體置入充滿甲醛的玻璃櫃,讓觀眾近距離直面滿嘴獠牙的大鯊魚,體驗最接近死亡的時刻。另一個作品《一千年》,玻璃櫃裡一邊是不斷繁殖的蒼蠅,另一邊則是腐爛的牛頭沾滿蒼蠅,一旁還有捕蟲燈,呈現蒼蠅從誕生、成長,到死亡,代表的是生命輪迴的歷程。
赫斯特的作品引發正反兩極的爭議,多數藝評並不愛,但肯定的是,只要眼睛看過,都在心底刻下難以抹滅的記憶。

赫斯特的創作生涯也面對多起剽竊的指控,包括1999年的巨型人體結構雕塑,被指控抄襲英國玩具模型公司Humbrol的人體解剖學系列,呈現醫療藥物的藥丸櫃,2021年和精品品牌卡地亞基金會合作的櫻花盛開,但赫斯特一一否認指控,也說他的創意也多被為人所剽竊。
赫斯特指出,「我的後院有一株櫻花樹,我把它當成節期報時器,每年我看到櫻花盛開,我知道又是一年了。」
有藝評家認為赫斯特的櫻花創作延伸他從1986年就開始的圓點油畫畫作,是向19和20世紀數量美學的視覺藝術致敬。而這次貨幣NFT企劃,也以他鍾愛的圓點畫作品為主題,更進一步探討當藝術轉化為有價數位貨幣的形式後,藝術的價值該如何衡量。
赫斯特表示,「一萬幅畫永遠存在,這不會改變,只是有些是NFT,有些是實體畫,哪一個比較值錢我還不知道,哪一個比較好我也不確定,但我相信NFT和實體畫作一樣重要。」
雖然NFT和實體畫作一樣重要,然而赫斯特認為,對傳統藝術家而言,一幅作品不能同時存有實體和NFT,摧毀實體畫作是數位創作歷程中的必經之路。可以確定的是,當數位科技已經左右我們的思維,無論是傳統畫作還是摸不到的NFT,都將以藝術的形式流傳下去,而這就是當代藝術的價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