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染疫亡半數併發腦炎 疾管署開會找對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年起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國內10名兒童死亡,半數併發腦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在28日週六舉行「兒童新冠病毒感染警訊症狀與急診處置」研討會 ,希望能找出兒童新冠病毒感染的警訊症狀與早期辨識,目前對於新冠病毒引發兒童腦炎的部分還要多蒐集資料,確診照顧者還是要特別留意高燒等前驅症狀。
兒童感染Omicorn引發腦炎,病程快速,疾管署28日週六召集兒科專家開會,討論兒童新冠病毒感染的警訊症狀與早期辨識,也希望各醫院著手蒐集國外新冠肺炎引發腦炎的資料,有醫師追蹤瑞典一份研究資料,醫院病房收治的44名染疫成人患者中,23名具有神經症狀,這些病人腦脊髓液都沒有檢測到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但檢測到身體有比較高的發炎指標。
醫師姜冠宇解釋,「不是說(新冠)病毒穿透腦血管上壁造成腦部感染所造成的,比較像是說(新冠)病毒造成帶來的那些物質,刺激了發炎太厲害而影響到腦部。」
這份資料尚無法應對在兒童身上,不過可作為研究新冠病毒導致腦炎的參考,目前能做的就是一旦染疫及早治療,對兒童來說有41度高燒或意識改變,步態不穩等重症前驅症狀,要立刻就醫。而針對近期全國開打兒童疫苗,醫師也提醒家長,要小心觀察常見疫苗副作用,施打前也不需要先服藥。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說明,「不要因為他怕,打完以後怕疼痛就給他吃止痛藥,目前醫學證據、科學證據沒有也不清楚,說止痛藥吃完以後會影響到,有些報導說是會影響到免疫反應功能,所以這一部分還是不建議隨便在接種藥物之前,去吃止痛退燒藥物。」
也有第一線醫師提醒,因快篩仍有偽陰性,這次Omicron病毒很多都是攻擊喉嚨,加拿大已經有研究顯示,若喉嚨和鼻子同時採檢,可以有效提升快篩的陽性檢出率,例如使用兩隻棉棒,分別對於鼻腔和深喉唾液做兩次快篩,可以提升快篩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