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後新冠本土首度跌破2萬例。今天新增1萬6391例本土病例,死亡則有63例;另外,一度被稱為大魔王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也首度入侵台灣,一名20多歲本國籍男性,大年初一從加拿大入境,經採檢後確診,指揮中心表示,雖然它的傳播力較強,但重症、死亡率等指標沒有增加,民眾不必特別擔憂。
冬天仍須留意腸病毒威脅。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7歲男童及5個月大女嬰,為2021年來首2例確定病例;另外也新增2例流感併發重症。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自身有高燒、呼吸道症狀明顯,且在家快篩確認是新冠陰性,可盡速到醫院進行流感快篩,也可預約接種流感疫苗來提升保護力。
中國新冠疫情快速升溫,但衛健委公布的疫情數據,明顯與各地的情況不符,光是浙江省每日新增病例就破百萬。因此衛健委25日宣布,不再發布每日疫情訊息,改由中國疾控中心發布訊息,供參考和研究使用。疫情最嚴峻的北京,每天急診病例暴增兩倍,而且重症比例接近5成,醫療量能幾乎來到上限。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一名70多歲男性,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5天,而這也是今(2022)年流感季以來,第2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疾管署表示,流感已進入流行季,呼籲民眾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以提升保護力。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兒童感染率和症狀普遍比成人來得輕微。義大利研究發現,兒童腸道菌中的普拉梭菌,可增強身體抗發炎的能力,減少感染和重症的風險,未來可望應用在治療上。
國內疫情滾絞,有愈來愈濟囡仔確診,大部分攏是輕症。毋過若轉做重症,惡化的情形就會誠緊。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國內有14个囡仔重症,其中有6个出現腦炎。指揮中心表示:佮附近國家來比是有較濟,誠有可能是佮遺傳、環境這寡因素有關係。
國內疫情嚴峻,若孕婦確診,須擔心胎兒或生產情況。以台北慈濟醫院為例,今年4月以來,已經為7名確診孕婦接生,因為都是輕症,所以採用自然產。與此同時,近期傳出有孩童合併腦炎個案,醫師李秉穎指出,退燒有可能是假象,家長需要持續觀察。指揮中心提醒,如果小孩發燒39度的情況超過48小時,還有發冷、呼吸急促等症狀,要立刻就醫。
位於花蓮的部立玉里醫院,傳出院內群聚染疫。院方證實,包含萬寧分院等3大院區,一共有375位住民和工作人員確診,大部分都是輕症。至於台北,也有長照機構傳出住民群聚確診。衛生局說明,30人已經投藥,病況還算穩定。今年到目前為止,本土重症累積有483例,其中在70歲以上的長者,就高達341例,佔七成。至於重症死亡率,從5月1日的53%,到今天已經是79%。有專家說明,重症死亡率的攀升,可能是代表長輩的確診增加,還要檢視有沒有即時投藥。
隨著國內確診數邁入高峰,指揮中心鬆口會加速確診者取藥,研擬針對快篩陽性的65歲以上長者,可先領取抗病毒口服藥物,希望有效降低重症,流程將與地方政府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