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兒童感染率和症狀普遍比成人來得輕微。義大利研究發現,兒童腸道菌中的普拉梭菌,可增強身體抗發炎的能力,減少感染和重症的風險,未來可望應用在治療上。
國內疫情滾絞,有愈來愈濟囡仔確診,大部分攏是輕症。毋過若轉做重症,惡化的情形就會誠緊。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國內有14个囡仔重症,其中有6个出現腦炎。指揮中心表示:佮附近國家來比是有較濟,誠有可能是佮遺傳、環境這寡因素有關係。
國內疫情嚴峻,若孕婦確診,須擔心胎兒或生產情況。以台北慈濟醫院為例,今年4月以來,已經為7名確診孕婦接生,因為都是輕症,所以採用自然產。與此同時,近期傳出有孩童合併腦炎個案,醫師李秉穎指出,退燒有可能是假象,家長需要持續觀察。指揮中心提醒,如果小孩發燒39度的情況超過48小時,還有發冷、呼吸急促等症狀,要立刻就醫。
位於花蓮的部立玉里醫院,傳出院內群聚染疫。院方證實,包含萬寧分院等3大院區,一共有375位住民和工作人員確診,大部分都是輕症。至於台北,也有長照機構傳出住民群聚確診。衛生局說明,30人已經投藥,病況還算穩定。今年到目前為止,本土重症累積有483例,其中在70歲以上的長者,就高達341例,佔七成。至於重症死亡率,從5月1日的53%,到今天已經是79%。有專家說明,重症死亡率的攀升,可能是代表長輩的確診增加,還要檢視有沒有即時投藥。
隨著國內確診數邁入高峰,指揮中心鬆口會加速確診者取藥,研擬針對快篩陽性的65歲以上長者,可先領取抗病毒口服藥物,希望有效降低重症,流程將與地方政府進行討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疫情仍往上,尚未見到高峰」,今(9)日新增本土40263例、41例境外移入。本土病例中有52例中症和重症19例,另有12名病患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新增重症患者中有一名8個月大女童,在加護病房插管並用瑞德西韋救治中,是至今年輕最小的重症病患。
今年目前為止,全台已經有17萬6千多新增確診者,這當中有百分之99.75,都屬於輕症,或是無症狀,但也有450人是中重症、33人死亡。還有20多歲的年輕族群,施打過3劑疫苗,也沒有慢性病史,在發病後6天就過世。因此有醫師提醒,Omicron並非都輕症,只要出現呼吸喘,或是沒發燒心跳加快,另外腹瀉和尿量減少,也都是警訊,要盡速就醫。
國內確診數不斷攀升,下週單日確診人數恐飆升到3萬,目前指揮中心最新的防疫重點是減災共存。有專家就呼籲,民眾除了做好自身防疫措施,心態也要從清零轉為與病毒共存。而為簡化確診通報及居隔單開立流程,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5月1日上線,由確診者在系統上回填重症風險因子及密切接觸者等相關資訊,來提高疫調匡列及輕重症分流效率。
新北市中和一名2歲幼童確診COVID-19出現重症,住院連日搶救,經過雙和和台大醫院醫師會診,發現新冠病毒在孩童身上發展快速、罕見與嚴重,是過去治療兒童上沒有發生過的案例,懷疑可能合併感染其他病毒。搶救6天仍出現憾事,今日凌晨該幼童宣告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