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莫斯科時間清晨5時50分,俄國總統普丁授權俄軍在烏東頓巴斯地區執行「特別軍事行動」(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s),俄烏戰事就此爆發,震撼世界。直至此時此刻,都仍有數十萬民眾在逃亡、許多平民投身戰役。
綜合外電報導,開戰首日烏克蘭軍民傷亡137死、160傷,各地機場遭轟炸,俄軍更嘗試控制車諾比核電廠,並宣稱在首日就摧毀烏克蘭83處陸上標的。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開戰氣勢高漲,並堅信烏克蘭人民不會抵抗俄羅斯的入侵,因回顧2014年克里米亞入侵戰爭,他認為要佔領烏克蘭,就像當時併吞克里米亞一樣容易。
然而,撰寫暢銷書《人類大歷史》的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上發表〈為什麼普丁已經輸了這場戰爭〉指出,「也許俄羅斯能夠打贏烏克蘭,但普丁早已戰敗。」
奪走土地 奪不走人民的心
哈拉瑞文中分析,普丁想要重建俄羅斯帝國的夢,其實已一步步化為灰影,「普丁認為烏克蘭不是一個國家、否定烏克蘭人的身份,並認為基輔(Kyiv)和利沃夫(Lviv)人民渴望被俄羅斯政權統治,但這全都是謊言。」
哈拉瑞指出,俄羅斯自以為計畫萬無一失,因他們早就算好北約(NATO)不會出兵援助、俄軍勢力大勝烏克蘭軍隊、德國會對天然氣的制裁感到猶豫,但如同過去美國嘗試控制伊拉克、蘇聯嘗試奪下阿富汗一樣,普丁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要真正領導一個國家,遠比攻下一個國家難的多。「普丁賭錯了,他以為烏克蘭民眾會接受魁儡政權。」哈拉瑞表示。
哈拉瑞在文中說,烏克蘭從開戰以來堅守不懈,已經贏得了世界的青睞、更贏得了戰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1日也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表示烏克蘭人民正為自由、生命及生存而戰,並指「生命會勝過死亡,光明會勝過黑暗,而榮耀會歸給烏克蘭。」
因憎恨而生的勇氣 每個人都該挺身而出
哈拉瑞認為,每一輛被炸毀的戰車、每一個被殺死的俄羅斯士兵,都為烏克蘭人民帶來了勇氣;每一次的入侵,也都加深了烏克蘭人民對俄羅斯的憎恨。
「憎恨(hatred)是最醜陋的一種情緒,但對烏克蘭而言,憎恨卻成了一種寶藏、一種力量。」哈拉瑞指出,普丁想建立一個龐大的俄羅斯帝國,應該要盡可能的減少血腥殺戮,如今,普丁只會在歷史上留下醜名。
至於俄烏戰爭何時才會告終,哈拉瑞悲觀認為,這場戰役也許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但故事的結局已定,烏克蘭是一個真正的國家、烏克蘭的人民也已經下定決心,絕不臣服於俄羅斯的統治之下。
「全世界的人們都應挺身而出,」哈拉瑞呼籲,若讓獨裁國家為所欲為,所有人都得共同承受後果。烏克蘭奮不顧身堅守國家的精神,帶給了歐洲國家、美國政府,甚至是被壓迫的俄羅斯人民勇氣。
哈拉瑞指出,如果烏克蘭人民都敢赤手空拳的上戰場,德國政府敢提供反坦克飛彈、美國政府敢將俄羅斯逐出SWIFT系統,俄羅斯公民就敢表達他們對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的反感。
哈拉瑞說,我們都能受到烏克蘭人的激勵而勇於任事,無論是捐款、歡迎難民,或在線上協助抗爭,在烏克蘭的戰爭將會形塑世界的未來,「此時此刻,我們都不該當一個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