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自由排名大幅下滑 國際媒體也受遭國安法施壓
重回立場新聞的辦公室外,已經大門深鎖,立場新聞已在去年底宣布停止運作,有多名高層遭到港警拘捕;回想起當時警察來敲門,立場新聞前編輯,也是香港記者協會主席的陳朗昇,雖然心裡早有準備,卻還是忍不住顫抖。
前立場新聞編輯陳朗昇表示,「這種生活方式是基本法,是中英雙方承諾的生活方式,馬照跑、舞照跳,新聞媒體也應該一樣,因為相信一國兩制、相信基本法、相信北京的承諾。如果還要逮捕我,我只能說我活該。」
用手機直播和警察互動過程,直到警察命令他停止,這是立場新聞最後一段報導。當天當局以國安法凍結立場新聞資產,立場新聞有7名員工,被以發布「煽動性」內容為由逮捕,立場新聞隨後宣布停止運作。
港府過去半年多,對媒體打壓加劇,去年6月,有26年歷史的香港蘋果日報被迫停刊;接著是立場新聞,一週後眾新聞也停止營運,理由是工作不再安全。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幾度出面,否認打壓新聞自由,強調只是依法行事。
林鄭月娥指出,「由於網路媒體停止運作,就說香港新聞自由面臨滅絕,或者香港新聞自由瀕臨崩潰,我不能接受這樣的指控。沒有什麼比香港的法治更重要,如同所有人 記者與媒體組織也必須尊重和守法。」
許多國際大型媒體,在香港設有亞洲總部,包括CNN、彭博社、法新社等;但當局從去年11月以來,已寄出13封信函給外媒,大部分原因是港府不滿意的社論。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對新聞自由的年度評比,香港從2002年首度公布時的第18名,已經滑落到去年第80名;學者就分析,香港的新聞自由,已經完全受到中國掌控。
「現在就說新聞自由已死還太早,但顯然情況非常嚴峻,非常艱困也非常具挑戰性,」前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教授徐洛文表示,「國際媒體會成為下個目標嗎?我認為這已經是事實,他們早已是被針對的目標,問題是有多嚴重、多激烈,但毫無疑問地,國際媒體已經受到來自政府的守法壓力。」
去年11月,香港當局拒絕替一名澳洲記者換發簽證,這是2018年以來,第4位因為申請簽證遭拒,而被迫離開的外籍記者。不過香港媒體人仍希望,外籍記者能留下來,繼續關注香港發展,但也提醒他們,不要低估當局可能採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