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新聞時代假訊息防不勝防,在人權不彰的國家,打擊假訊息反倒成為打壓言論自由的藉口。土耳其在10月通過假資訊法,違者面臨3年徒刑。提出這項法案的是執政的正義發展黨,外界質疑是為了明年總統與國會大選預先埋下緊箍咒,土國警方還因此一口氣逮捕11名親庫德族的媒體記者,這也引發歐洲記者組織和聯合國人權高度關切。
土耳其國會13日通過「不實資訊法案」第29條,法律未來上路後,公開散布誤導性資訊者,將面臨1到3年徒刑。由於法案規範模糊、標準不明,恐怕成為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箝制新聞自由的手段。有反對黨國會議員甚至直接砸爛手機,來對法案表達抗議。
關注新聞自由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無國界記者」,3日公布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行榜,台灣的排名從去年43上升至38名,領先日本、南韓,重回亞洲第一。而受北京當局立法箝制言論自由影響,香港排名跌至第148。另外,報告中指出,網路不實訊息和政治宣傳,已經加速全球國際局勢緊張,助長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香港網路媒體「立場新聞」和「眾新聞」,在一週內相繼宣布停止運作,讓香港媒體面臨寒蟬效應。不過港府反駁,守法跟新聞自由並不衝突,直指媒體也應該遵守國安法。學者分析,雖然目前港府還未將矛頭指向國際媒體,但不滿意外媒報導的批評,已經越來越多,甚至還開始拒絕核發外籍記者的簽證。香港的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19年開始也大幅下滑,去年已經掉到第80名。
「港版國安法」實施後,香港的新聞自由逐漸凋零。去年6月,香港《蘋果日報》公司資產遭凍結後停刊,多名高層被捕。最近同樣偏民主派的網路媒體《立場新聞》、《眾新聞》也紛紛宣布停止運作,很明顯看出,媒體寒蟬效應已經浮現。
《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相繼遭港府肅清,外界預料,《香港01》、《眾新聞》等,恐成為下一個遭政治追殺的目標。在親泛民主派網路媒體任職多年的記者Paul,雖然擔心自己有一天會成為階下囚,但仍然會堅守崗位。
港警國安處今晨兵分多路,以涉嫌違反「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拘捕網路媒體《立場新聞》6名高層或前高層,並搜索其辦公室。《立場新聞》下午4時許,在臉書公告指公司即時停止運作,包括網站及所有社群媒體立即停止更新,並將於近日移除,所有員工亦已即時遣散。
事實查核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對其內涵略有了解的人相信都認同,但事實查核能達成怎樣的效果,以及是否能因此查核動作,進而有效遏止假新聞的傳播,並阻止其引起散播者期待的效應,令人感到悲觀。
第29屆無國界記者自由獎今天揭曉,中國公民記者張展不畏當局威脅阻撓,持續報導中國武漢、爆發新冠疫情實況結果被逮捕,判處四年有期徒刑榮獲「勇氣獎」。至於另外一個獎項「獨立獎」則由巴勒斯坦記者獲得,表揚她雖然行動受限,仍還是展現了批判態度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