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外語沒關係 荷蘭「智慧袖套」幫你翻譯
大學生「奧佛德費絲特」把黑色的袖套,戴上手臂,隨即能感受到袖套用不同的模式振動。這是荷蘭的「恩荷芬理工大學」的學生研究團隊,所研發出的「智慧袖套」。利用電腦,將書面的文字,轉換成聲音文件,然後編寫出39種、代表不同字母組合的發音振動模式,創造出簡單的振動語言。讓即使只懂一點外文的人,只要配戴這種袖套,學習完振動語言後,就能翻譯出外文。
學生研究團隊成員奧佛德費絲特表示:「這是將一個詞,分解成很小的聲音,像是『電話』如果寫出來,當然是phone。但是當我們發音時,它是F,然後兩個O跟N,那就是我們以振動模式(組合)各部位。」
研究團隊表示,這種振動語言,只要每2天練習1個小時,連續學習一個月,就能學會。只是開發中途,學生們也發現,光靠振動方式,可能還是很難感受準確性,因此搭配了聲音,指定振動幅度跟頻率,讓設計稍微複雜化,以呈現出更準確的振動語言。
奧佛德費絲特表示:「這個袖套實際上裝有24個小喇叭,你知道當喇叭發出聲音時,它們會發出一點嗡嗡聲,這就是我們裝在裡面的東西。所以一共有24個喇叭,袖套上面有2排,各6個;底部也是2排,各6個。」
憑藉這種袖套,使用者只需要靠著振動排列,拼出單詞和句子。在不需要專精語言下,就能解譯出文字語言。這些學生還期盼,未來能加上AI人工智慧,將口語文字,直接轉換成振動模式顯示,便利跨語言溝通。
學生研究團隊成員托爾契娜說:「最初我們當然是受到,超級英雄電影的啟發,所以我們也想賦予人們超能力,語言只是一個例子。但最終,我們希望擁有一個通用,讓人可以在其中,體驗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我們能將任何訊息,轉化為振動模式。」
這個學生研發團隊認為,如果能成功地把口語,轉換為振動,可能將有助於聽障人士的溝通。特別是現在後疫情時代,外出配戴口罩,增加聽障人士溝通的困難,將從明年2月開始,與聽障學生合作,進一步研發智慧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