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購廢漁網製再生塑膠 減少海廢汙染
詹淑雲 / 桃園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避免廢漁網威脅海洋生物生存,桃園市海管處力推廢漁網回收,以每公斤15元向漁民收購,不到1個月就回收20公噸的廢漁網,後續製成再生塑膠產品,如墨鏡、衣服及背包等循環再利用。
今年10月桃園發生2起海龜被漁網纏繞受困海灘意外,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64萬噸漁具遺落海中,易造成海洋生物纏繞死亡,也傷害海洋棲地。桃園市海管處力推廢漁網回收再利用,以每公斤15元向漁民收購廢漁網,不到一個月就回收20公噸。
漁民陳金順表示,「我自己也有漁船,也有在捕魚呀。(回收)才不會在海裡在港邊飛得到處是,現在清一清,漁港都沒有廢漁網。」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這計畫也有創造就業的效果,因為我們會雇用漁民家屬,可以來做業餘的拆解工作。」
市府表示,廢漁網回收,不但減少海廢汙染,也創造工作機會。雇用在地居民協助漁網拆解分類,水洗曬乾,再售予回收再利用廠商,製成再生塑膠產品,將海廢變黃金,促進循環經濟外,也減少後續清理成本。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宋欣真表示,「我們台灣呢,其實有很好的回收再利用的技術。廢棄的漁網經過清理,還有分選的一個作業之後呢,其實它也可以變成有價的物品。」
「再生尼龍是很多產品的原料,比如說它可以做太陽眼鏡、它可以做衣服呀、可以做背包呀、可以做鞋子呀、可以做泳衣呀。」海管處長林立昌表示。
海管處表示,配合中央政策,最快明年7月實施刺網漁具「實名制」,未來包含漁網、浮球、浮子等都要標示漁船編號,船主若不標示或遺失未主動通報,將依法開罰,希望從源頭管制廢漁網,減少對海洋環境的傷害。
今年10月桃園發生2起海龜被漁網纏繞受困海灘意外,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約64萬噸漁具遺落海中,易造成海洋生物纏繞死亡,也傷害海洋棲地。桃園市海管處力推廢漁網回收再利用,以每公斤15元向漁民收購廢漁網,不到一個月就回收20公噸。
漁民陳金順表示,「我自己也有漁船,也有在捕魚呀。(回收)才不會在海裡在港邊飛得到處是,現在清一清,漁港都沒有廢漁網。」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這計畫也有創造就業的效果,因為我們會雇用漁民家屬,可以來做業餘的拆解工作。」
市府表示,廢漁網回收,不但減少海廢汙染,也創造工作機會。雇用在地居民協助漁網拆解分類,水洗曬乾,再售予回收再利用廠商,製成再生塑膠產品,將海廢變黃金,促進循環經濟外,也減少後續清理成本。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宋欣真表示,「我們台灣呢,其實有很好的回收再利用的技術。廢棄的漁網經過清理,還有分選的一個作業之後呢,其實它也可以變成有價的物品。」
「再生尼龍是很多產品的原料,比如說它可以做太陽眼鏡、它可以做衣服呀、可以做背包呀、可以做鞋子呀、可以做泳衣呀。」海管處長林立昌表示。
海管處表示,配合中央政策,最快明年7月實施刺網漁具「實名制」,未來包含漁網、浮球、浮子等都要標示漁船編號,船主若不標示或遺失未主動通報,將依法開罰,希望從源頭管制廢漁網,減少對海洋環境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