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台灣能源轉型挑戰為能源價格過低
林靜梅 陳柏諭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大風險中心今天發布「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報告,指出台灣能源轉型的關鍵挑戰,就是能源價格太低。學者估算,若台灣的電價加入入氣候變遷跟空氣汙染這些外部的成本,台灣的代表電價需調漲五成,才能真正反映成本。
極端氣候橫掃全球,天災不斷。各國政府為了展現減碳決心,簽署巴黎協定。希望將全球增溫控制在攝氏兩度以內,台灣雖無法簽署協定,但也已經完成「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立法。只是台灣的減碳進度如何?台大風險中心觀察,不只時程延遲還徒具形式。
台大風險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表示,「行政院都有在施行所謂的溫室氣體管制計畫或管制方案,事實上第一期已經完成。可是我們都嚴重延誤,第二除了嚴重延誤之外,其實各部會都是做形式主義,就是說填資料。」
台大風險中心12號發布「鉅變台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報告」,並指出目前台灣所面臨的關鍵挑戰,是能源價格過低。若是將氣候變遷與空氣汙染的影響加以貨幣化,電力衍生的外部成本將達到3000億元,代表電價需調漲五成,才能真正反映成本。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認為,1度電要反映外部成本的時候,就要從現在的(1度)2.6塊,再多增加1.3塊,漲到將近4塊左右。政府必須要以明年3月的時候設定電價審議會為一個目標點,在那個審議會上面的話,努力推動電力價格的合理化。
風險中心呼籲政府應成立氣候行動內閣,甚至參考英國制定更上位的「氣候變遷法」。至於近期台商回流,風險中心指出,政府已將2025年供電預測,提高300億度電。恐怕會讓燃煤火力發電量,在未來的降幅減少5%。不但不利於減碳,更會推遲能轉型的時間。
極端氣候橫掃全球,天災不斷。各國政府為了展現減碳決心,簽署巴黎協定。希望將全球增溫控制在攝氏兩度以內,台灣雖無法簽署協定,但也已經完成「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立法。只是台灣的減碳進度如何?台大風險中心觀察,不只時程延遲還徒具形式。
台大風險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表示,「行政院都有在施行所謂的溫室氣體管制計畫或管制方案,事實上第一期已經完成。可是我們都嚴重延誤,第二除了嚴重延誤之外,其實各部會都是做形式主義,就是說填資料。」
台大風險中心12號發布「鉅變台灣:啟動長期能源轉型報告」,並指出目前台灣所面臨的關鍵挑戰,是能源價格過低。若是將氣候變遷與空氣汙染的影響加以貨幣化,電力衍生的外部成本將達到3000億元,代表電價需調漲五成,才能真正反映成本。
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趙家緯認為,1度電要反映外部成本的時候,就要從現在的(1度)2.6塊,再多增加1.3塊,漲到將近4塊左右。政府必須要以明年3月的時候設定電價審議會為一個目標點,在那個審議會上面的話,努力推動電力價格的合理化。
風險中心呼籲政府應成立氣候行動內閣,甚至參考英國制定更上位的「氣候變遷法」。至於近期台商回流,風險中心指出,政府已將2025年供電預測,提高300億度電。恐怕會讓燃煤火力發電量,在未來的降幅減少5%。不但不利於減碳,更會推遲能轉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