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加劇 2015政府施行減量及管理法
林靜梅 吳嘉堡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氣候變遷影響加劇,甚至有人認為已經來到「氣候緊急」的危急狀態,各國都出現要求積極減碳的聲音。而在國內,雖然2015年已經公布施行「氣候變遷減量及管理法」,不過學者指出,2020年確定無法達成減量目標,也認為現行的推動減碳的行政層級過低。
為了展現減碳決心,台灣在2015年巴黎協定通過前,提出國家自訂貢獻NDC減碳量。環保團體認為,相較於協定提及,NDC應由下而上推動,但在台灣,只有各部會匯集計畫交給環保署。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我們是期待說,可以參考2017年能源轉型白皮書的討論模式,就是可以產官學還有NGO共同一起來協作。」
國內2015年公布施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規範每五年要提出一期的階段性減量目標,到了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要比2005年減少2%。學者指出,按照目前排放趨勢,今年恐怕難以達標。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趙家緯說:「所以我們必須要面對說,我們2020沒有辦法達成。那我們在這邊的話,是不是要有一些強化措施,各部會應該提出一些更積極的措施,然後促使我們台灣能夠履行我們目前法定的階段性管制目標的責任。」
趙家緯認為,溫管法實施近五年,但可見中央的層級效力不彰,部會的權責分工不清,也缺乏具體管制工具。呼籲蔡政府應該提高行政層級位階,成立氣候行動會報辦公室,仿效防災模式,由行政院長親自主持。
為了展現減碳決心,台灣在2015年巴黎協定通過前,提出國家自訂貢獻NDC減碳量。環保團體認為,相較於協定提及,NDC應由下而上推動,但在台灣,只有各部會匯集計畫交給環保署。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我們是期待說,可以參考2017年能源轉型白皮書的討論模式,就是可以產官學還有NGO共同一起來協作。」
國內2015年公布施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規範每五年要提出一期的階段性減量目標,到了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要比2005年減少2%。學者指出,按照目前排放趨勢,今年恐怕難以達標。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趙家緯說:「所以我們必須要面對說,我們2020沒有辦法達成。那我們在這邊的話,是不是要有一些強化措施,各部會應該提出一些更積極的措施,然後促使我們台灣能夠履行我們目前法定的階段性管制目標的責任。」
趙家緯認為,溫管法實施近五年,但可見中央的層級效力不彰,部會的權責分工不清,也缺乏具體管制工具。呼籲蔡政府應該提高行政層級位階,成立氣候行動會報辦公室,仿效防災模式,由行政院長親自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