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推工作卡 求職不用備履歷

為了協助社會新鮮人順利求職,勞動部將仿效日本推出「工作卡」制度,提供職涯輔導,補足青年所需的工作能力、給予訓練,再將學、經歷等記錄,以電子形式記載在工作卡。未來青年不用煩惱怎麼準備履歷,直接憑工作卡,就能和廠商求職媒合。

就服站輔導員有耐心地引導求職者寫履歷、找尋適合自己的工作,不過勞動部發現,媒合就業時,常發生求職者無法光靠口頭講清楚自己內心理想工作;想求才的公司也沒能具體給出工作條件,因此將仿效日本推出「工作卡」制度,讓青年不用煩惱怎麼準備履歷,就能投入求職。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長陳世昌表示,「我們在做媒合過程當中希望說透過能力的描述比較清楚的界定之下,對廠商的職缺的判斷也好、對青年的輔導工作也好,都能夠比較容易產生共識的可能。」

「工作卡」和履歷究竟有何差別?勞發署解釋,履歷通常是求職者自己填寫工作經驗, 「工作卡」則會提供職涯輔導以及深度諮詢,協助勞雇雙方更精準描繪出對彼此的工作需求的想像,學經歷被人力系統以電子形式記載在工作卡後,青年可直接憑工作卡和廠商求職媒合。

勞發署指出,在105年的青年勞工就業調查發現,有51%超過半數的青年,都曾在第一次求職時遭遇過困難,主因是經驗不足和缺乏就業方向,所以未來工作卡會鎖定畢業青年或非典型就業勞工,只要沒工作或沒有勞保投保記錄就會主動接洽。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