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賠"後段大學退場? 私校校長構想惹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少子化影響,私立學校面臨招生危機,有私校校長呼籲教育部、應該思考以國賠的概念,讓後段班大學、取得合理退場的利益所得,能趕緊轉型退場,不要硬撐,疑免淪為釘子戶,不過這番言論、立刻引起教育團體的強烈抨擊。
高教大限來臨,首當其衝就是私立後段班大學,南台科大校長戴謙日前接受高教評鑑雙月刊專訪時表示,當初政府鼓勵私人興學,私校校董才願意花錢投入,現在面臨少子化招不到學生,教育部應該修法以國賠方式,同意後段班大學取得合理退場利益所得,以免淪拒退場的釘子戶,不過遭高教工會抨擊只想獲利了結。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主任 陳書涵==
最不好的一個方式
就是讓私校董事會可以獲利了結
因為我們從過去
永達跟高鳳的案子就可以看到
一旦放任董事會
用自由市場的方式 去淘汰的話
其實唯一會傷害到的
就是學生跟教師
的工作權跟受教權
但獲利的只是董事會
對此教育部表示,為了因應私校轉型及退場,教育部已規劃4年設置50億元基金協助,明年也編列25億元,用來協助退場學校安置學生和教職員。
==教育部長 潘文忠==
在這種過程當中 學生還有老師的
這些權益應該要維護跟支持
但是我想私校還是必須回到
它是一個以公益
捐資興學的這個核心概念
來看待私校未來的
整個存續跟發展
高教工會則呼籲,教育部應該要介入辦學有問題的私校,接管董事會,無論私校最後是走向繼續辦學、合併或退場,都應該將經費回歸國家手中作整體考量,才能確保師生權益。
記者 朱芷儀 陳昌維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