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
-
從半導體封裝測試角色拚轉型 馬來西亞進軍上游晶片設計
|全球馬來西亞是全球第6大半導體出口國,長年專注在下游的封裝測試,現在試圖翻轉角色,不只要做世界的半導體工廠,更要往上游的晶片設計邁進。政府斥資2.5億美元,要在10年內培育1萬名IC設計工程師。
-
台積電董事會決議 2冬內共6吋晶圓廠收起來
|台積電董事會今仔日(8/12)是第二工,業界傳出台積電已經通知電源IC設計公司客戶,會共最後一座6吋晶圓廠收起來。台積電回應講,決定未來2年內,退出6吋晶圓製造業務,會來拚8吋晶圓產能,提升營運效益。(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產業提前拉貨助攻出口表現 Q1經濟成長率升至5.37%
|產經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由於產業部份客戶端提前拉貨,助攻了台灣出口表現,主計總處公布2025年第1季國民所得概估統計,受到出貨強勁的影響,經濟成長率暴衝到5.37%。不過主計總處也強調,未來變數要持續觀察。而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台灣今(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會微幅上修,甚至到明(2026)年人均GDP將會超越南韓。
-
11間中國企業 佇臺灣非法設點吸收科技人才
|中國一直咧數想臺灣的高科技人才。檢調進前發現,全世界第三大代工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和「深圳通銳微電子」等,有11間中國企業,涉嫌假做臺資、外資等方式,佇臺灣非法設立據點,透過揣工課平台,共臺灣的高科技人才挖走。其中,由新竹檢方去查的「艾科微電子」和「金泰克半導體」,就共臺灣人才搝走50人。(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11家中企非法在台設點 挖角我逾50位科技人才
|社會台灣的高科技人才一直被中國覬覦。檢調日前發現,包含全球第3大的代工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以及曾入圍中國國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深圳通銳微電子」在內,有11家中國企業涉嫌假借台資、僑外資等方式,在台非法設據點,並藉由求職平台等管道,挖角我國IC設計、儲存晶片等領域人才。其中,由新竹檢方查緝的艾科微電子與金泰克半導體,挖走的國內研發人才就已超過50人。
-
行政院指示 愛管制中國學生讀關鍵核心技術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仔日(3/27)佇院會表示,教育部最近召開「管制中國學生讀臺灣關鍵核心技術項目的迒部會討論會議」,請各部會清點。有大學教授指出,學校會照教育部指示,毋過國內提學位的中國學生已經無矣,研究所以上真少。毋過也煩惱目前交流的物件,以後會認定是關鍵核心技術。(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管制陸生修讀關鍵核心技術 行政院:將跨部會盤點
|兩岸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7)日在院會表示,教育部近期將召開「管制陸生修讀我國國家關鍵核心技術項目跨部會研商會議」,請各部會確實盤點,以利後續管控。有大學教授指出,學校會照教育部指示,但學位陸生已清零,碩博陸生非常少,沒太大影響;而現在的交流,若未來被認定是核心技術,學校將趨於保守,不敢採取任何措施,兩岸學術交流將更限縮。
-
傳美促台積入股英特爾代工業務 專家:留意IC成下波赴美產業
|產經美國想強化國內半導體產業,計畫將生產和關鍵技術拉回美國。根據美國科技媒體報導指出,台積電有可能收購英特爾「代工」服務部門20%股權,讓英特爾能在美國生產最先進晶片。而台積電也能藉由合作,迴避反壟斷監督。不過,專家提醒,台積電和英特爾合作,除了技術和良率不同,還可能面臨高成本考驗。
-
3中企非法在台從事業務活動 學者:技術遭竊應視為國安事件
|兩岸針對中國企業非法挖角台灣高科技人才,甚至竊取技術,新竹地檢從2024年起偕同台北、新北、桃園4處地檢署共同調查,14日全案偵結。針對3間非法的中資企業,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起訴或緩起訴。學者示警,台灣高科技技術的外流或遭竊取屢見不鮮,應被視為國安事件,建議政府應該拉高懲處。
-
台捷打造海外晶創基地 跨國合作培育半導體人才
|全球台積電在德國設廠,未來將有大量的半導體人才需求,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與捷克理工大學合作,成立海外晶創基地,藉由開設半導體課程,深化歐洲學生對半導體的應用。在課堂上,人人1台電腦,學生專注設計晶片,並踴躍回答老師提問,有學生還說未來想到台灣學習進階的半導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