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產業提前拉貨助攻出口表現 Q1經濟成長率升至5.37%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由於產業部份客戶端提前拉貨,助攻了台灣出口表現,主計總處公布2025年第1季國民所得概估統計,受到出貨強勁的影響,經濟成長率暴衝到5.37%。不過主計總處也強調,未來變數要持續觀察。而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台灣今(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會微幅上修,甚至到明(2026)年人均GDP將會超越南韓。

美國關稅政策席捲全球,產業未來變成未知數,電子業也拚出貨,IC設計龍頭聯發科30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強調第1季營收表現優於預期,也表示因應關稅不確定性,部分客戶提前拉貨,推升整體市場需求。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指出,「我們在美國直接的風險暴露,大概是我們收入的10%,來自美國直接的影響、來自美國的潛在危險是比較有限。」

電子業提前備貨動能強,也帶動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直接衝到5.37%,相較2月預測數增加1.91%。主計總處表示,如果接下來第2季到第4季維持2月的預測數字,全年經濟成長率會達到3.6%,不過這是尚未納入美國對等關稅實施後的影響,確切的預測將在5月底公布。

主計總處簡任視察王翠華回應,「客戶端因應美國關稅措施而提前備貨,第1季我國按美元計價商品出口年增17.47%,為歷年單季新高。」

另外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預估南韓人均GDP將下修至3萬4642美元,相對去(2024)年萎縮4.1%,退回到2022年的水準,甚至到明年預估值為3萬5880美元,低於台灣的3萬6319美元。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指出,「韓國它對中國市場的依賴,讓目前美中之間的對抗,對它的傷害是比較嚴峻。」

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認為,「台灣這邊有可能會有關稅套利效應,就是製造業從高關稅的地方,轉移到低關稅的地方。」

專家也強調,未來不確定因素太大,台灣是否能維持出口強勢成績,還是要看關稅談判結果,才能做下一步預測。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