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
-
越南推動經濟改革 目標2045年成「新亞洲小虎」
|全球越南最高領導人蘇林上任後,迅速展開大規模的經濟改革,推動南北高鐵、高科技園區和金融特區建設,並訂下2045年要把越南打造成「新亞洲小虎」的宏大目標。蘇林的雄心壯志,贏得民眾喝采,但專家也提醒,川普關稅、人口老化以及氣候變遷,都會成為越南未來的嚴峻挑戰。
-
曾稱霸中國房地產 「中國恆大」港股下市
|全球曾是中國最大地產商的「中國恆大」,今(25)日上午正式從香港證券交易所除牌、也就是下市。恆大2009年在港股首度公開發行(IPO)後,市值一度高達510億美元,將創辦人許家印送上中國首富寶座,之後中國打房,恆大的財務與債務危機緊接而來。但恆大並不是唯一陷入厄運的中國地產開發商,專家表示,接下來恐怕還有更多房企會倒下。
-
俄烏交戰區域留大量未爆地雷 專家估完全清除恐需750年
|全球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1200天,戰火之後更隱藏致命危機,那就是散布在田野林間的大量地雷與未爆彈,讓重返家園的民眾時刻處於危險之中。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專家估計要完全清除烏克蘭全境地雷恐怕需750年的時間,成為戰後重建的一大難題。
-
泰國對柬國邊境管制 除學生、醫療人員外全禁止通行
|全球泰國和柬埔寨上個(5)月在邊境發生短暫的武裝衝突,泰國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跟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通話,內容卻被錄音並且外流,導致貝東丹遭到民眾批評親柬賣國;在野黨更計畫對她提出不信任投票。而泰國政府這週開始嚴格管制泰柬邊境,連遊客也不能通行,讓周邊經濟活動陷入癱瘓,兩國緊張情勢也快速升溫。
-
UN海洋大會閉幕 《全球海洋公約》差10國批准生效
|環境第3屆聯合國海洋大會昨(13)日在法國尼斯落幕,需要60國批准生效的《全球海洋公約》,已有50國完成批准,15國承諾批准,期間也有超過90個會員國簽署「尼斯覺醒行動」宣言,支持解決塑膠污染問題。國內環團則呼籲政府擬訂配套政策。
-
IMF會議與中代表會面 美財長:未談及關稅
|全球美中對於開始談判與否各說各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上週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議時,曾和中國代表會面,但是雙方並沒有討論關稅問題。貝森特也說,他不清楚川普(Donald Trump)跟習近平是否已經通過電話,但是他認為中國的經濟會撐不下去,終究還是要跟美國談判。
-
研究:新冠疫情濫用抗生素 死於抗藥性感染兒童3年遽增10倍
|全球近期一項最新研究根據世衛組織等機構的數據推算,2022年全球有超過300萬名兒童死於抗生素抗藥性細菌感染,其中以東南亞和非洲情況最為嚴重。專家指出,這項研究顯示,受到新冠疫情過度使用抗生素影響,因抗藥性感染而死的兒童,數量在3年內增加10倍以上。
-
因應關稅衝擊國安基金啟動護盤 過去8次進場績效一次看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措施,導致台股7日單日重挫逾2千點創下史上最大跌點;8日開盤再一路下殺,最終大跌772點,以1萬8459點作收。國安基金8日晚間宣布將第9度進場護盤。國安基金的進場條件是什麼?過去曾進場護盤幾次?前兩次進場買了哪些標的?
-
第3大橄欖油生產國突尼西亞 將橄欖渣變清淨能源
|全球北非突尼西亞是全球第3大橄欖油生產國,過去製作橄欖油的剩餘殘渣都是廢棄處理,現在有一名在地的工程師利用兒時的回憶,將橄欖渣變成不會排放污染物的橄欖渣磚,成為當地重要的清潔能源。
-
緬甸軍政府掌權4年陷缺電危機 仰光每天僅4小時有電
|全球緬甸軍方2021年2月無預警發動政變,過去4年緬甸民眾不僅經歷民主的黑暗期,日常生活生也陷入漆黑,大規模停電已是緬甸人的日常,全國超過半數人口沒電可用。軍政府對外聲稱停電是因為能源價格上漲加上反抗軍的破壞,但輿論普遍認為軍政府採取斷電手段跟反抗軍爭奪控制權,罔顧民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