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俄烏交戰區域留大量未爆地雷 專家估完全清除恐需750年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1200天,戰火之後更隱藏致命危機,那就是散布在田野林間的大量地雷與未爆彈,讓重返家園的民眾時刻處於危險之中。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專家估計要完全清除烏克蘭全境地雷恐怕需750年的時間,成為戰後重建的一大難題。

負責排雷的工兵部隊找到地雷之後,多數都是就地引爆,比較簡單的方法則是在地雷旁邊安裝塑膠炸藥,再以遙控方式引爆。稍微有些難度的,可能需要動用有人駕駛的排雷裝甲車,或是遙控的防爆專用機器人處理。如果是一大片的地雷區,甚至會需要以拋出繩索的方式引爆。

根據美國智庫「危險地區生命支援組織HALO」、斯洛伐克智庫「全球安全論壇」,以及聯合國排雷行動小組等單位估計,俄烏戰爭開打以來,雙方埋設的各種地雷,加上各式各樣的未爆彈,已遍布兩軍激烈交火的前線。

包括開戰初期一度遭俄軍包圍的基輔周邊,還有兩軍互有進退的哈爾科夫地區、烏克蘭東部重鎮頓內次克,以及曾經激烈交火的馬立波、克里米亞北邊的尼古拉耶夫等地,另外核電廠附近的札波羅熱、2023年俄軍激戰後拿下的巴赫姆特等,都是危險性非常高的雷區。

聯合國排雷行動小組資深顧問赫斯洛普說,「烏克蘭有20%土地有埋地雷的可能,地雷數量難以估計的,估計約有600萬人住在危險區附近。」

聯合國官員指出,許多地方即使已經遠離戰火,但不知藏身何處的地雷,讓原來住在當地的民眾,因為可能的死傷風險而對返鄉卻步。換個角度來講,即使沒有地雷,民眾心中的陰影也揮之不去,而這也是排雷工作最困難的地方之一。

赫斯洛普指出,「每個真的地雷或每1平方公尺的雷區,相對應就會有100平方公尺根本沒有地雷的區域。我過去花在排雷的時間,其中有95%是花在沒有地雷的地方,因為根本不知道地雷在哪裡,所以我們打算嘗試用不同的科技。」

無論是政府與軍方的排雷工兵,或是民間的志工,目前都嘗試使用無人機先做空中巡邏掃描,或是利用日夜間的溫度差,來確定某個區域有沒有地雷殘留。長時間實際參與排雷的赫斯洛普說,最完整最踏實、卻也最消耗時間與金錢的排雷方法,還是需由專業的工兵或防爆小組,拿著探測器一步一腳印檢查每一寸土地。

赫斯洛普表示,「我們看到的兩軍對戰前線長達1000公里,縱深5公里到20公里,這些區域堪稱史上最嚴重的『地雷污染』,大概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需要極大的努力與資源才得以應付。」

除了地雷,由飛機投擲的炸彈或是火砲發射的炮彈,基於各種原因沒有爆炸而殘留在農田或房舍裡外的未爆彈,造成的危險和心理壓力不下於地雷。

赫斯洛普指出,「這場戰事打了大約1200天,以每天1萬發砲彈來計算,就是總共1200萬發砲彈,若以10%的失敗率來推算,大約會有120萬枚的未爆彈;若是失敗率拉高到40%,未爆彈就接近500萬枚。」

世界銀行曾在2023年估計,要在未來10年內清除烏克蘭境內的地雷跟未爆彈,至少要花費374億美元。華盛頓郵報引述專家估計,要完成除雷工作,需要動用500個排雷小組,且時間可能長達750多年才做得完。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