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
台灣#MeToo浪潮滿周年 民團籲司法公平對待被害者
|社福人權2023年5月底,1位名民進黨的前黨工在社群PO文講述自己被導演性騷的經歷,後續引發全台大規模的#MeToo運動,更加速了性平三法的修正。如今事件將屆滿1年,婦女團體舉行論壇,回顧#MeToo運動這1年來的改變,除了呼籲大眾了解新的法律制度,並強調會持續作被害人的最大後盾。
-
外役監是什麼?重刑犯輕鬆服刑? 6大QA帶您了解
|社會資深藝人易淑寬之子易寶宏,2014年在北市信義區夜店殺死警察遭判刑9年,不過2019年入獄後卻可服外役監,引發輿論譁然,基層員警嘆「學長白死」,更認為是讓重刑罪犯輕鬆服刑。什麼是外役監?《公視新聞網》帶您了解。
-
性暴力犯罪新法上路滿月 性私密影像申訴案較去年增3倍
|社福人權為杜絕性影像犯罪,立法院修法通過性暴力犯罪防制相關法案,衛福部公布新法上路滿月,最新統計成人性私密影像申訴案件,跟去年同期相比成長3倍,達243件,被害人以女性居最多,大多為18到25歲年輕女性。目前受理成人性影像,從報案到境內平台下架,大約要3天時間。
-
你的身體 不是你的 穿越虛實空間的性侵害【獨立特派員】
|社會誘騙或偷取他人性私密影像後製作成商品,在網路空間永遠上架販售,這類數位性暴力」犯罪類型近十年益發猖狂,數據顯示兒少受害者逐年攀升,國小人數增福最快。受害者被迫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決定權,反成了任人宰割喊價的商品,以及滿足他人私慾的工具。這些發生在觸碰不到的虛擬世界,卻是拳拳到肉的性侵害。今年1月立法院通過數位性暴力「四法聯防」修法後,仍有未盡之路要努力。
-
台灣數位性暴力案件增加 未成年兒少受害人數攀升
|社福人權數位性暴力案件在台灣愈來愈多,尤其未成年兒少受害人數逐年攀升。只要有一個能上網的數位載具與鏡頭,藉由各種方式取得他人的性私密影像,放在虛擬世界中永遠上架販售,被害人甚至永遠不知道加害者是誰。
-
立院審《選罷法》排黑金 藍綠皆表態推修法
|政治選後黑金問題成為各界討論焦點,為了排除「黑、金、槍、毒」者登記為候選人,立院內政委員會今(1)日上午排審選罷法,成為藍綠攻防焦點,內政部長林右昌也首次赴內政委員會列席備詢。
-
Tech-facilitated Gender-based Violence on the Rise 數位親密暴力增 受害者憂影片遭散布隱忍
|The number of cases of technology-facilitated gender-based violence continues to rise. Location tracking and threats to distribute private videos cause as much harm as physical violence on victims. Ma
-
數位親密暴力案件攀升 民團盼立專法保障
|社福人權數位親密暴力的家暴案件數不斷攀升,像是定位跟蹤或威脅散布私密影片等,造成的傷害不亞於肢體暴力,但受害人往往因擔心私密影片遭散布等,而不斷隱忍。高雄市社會局就鼓勵受害者勇敢報警,受過聲請保護令等司法途徑,杜絕加害人靠近,協助下架影片。
-
數位性暴力求助案7年655件 婦女救援基金會:修法草案應加入影像下架機制
|社會行政院日前通過和性暴力犯罪防制相關的修正案,但面對數位性暴力頻傳,婦女團體認為,針對被害人私密影像外流,草案中沒有及時下架機制,等於影像在網路上,還是持續散佈。
-
政院通過「性暴力防制4法」修正案 販賣換臉性影片最重判7年
|生活網紅小玉涉嫌以深度偽造技術製作換臉影片,包含政界有多位女性受害,為了有效防制性暴力犯罪,行政院會通過了性暴力犯罪防制的相關四法修正案,增訂罪責和提高刑度,將送立法院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