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
-
聽障設計帆布包獲好評 縫出獨特創業路
|台北西門町的手作市集,每到週末都吸引不少民眾來挖寶,其中有一個帆布包攤位特別受到矚目,老闆"黃詳羢"是一位聽障者,從設計、打版到縫製,全都親手完成。過去他因為聽不到,在公司升遷受阻,因此決定自己創業,用雙手縫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
「創業出頭天」聽障創業克服萬難 實踐夢想找回自信
|社福人權創業不易,對聾人和聽障朋友更是挑戰。今天開始我們將一連五天,推出《創業出頭天》系列報導,拜訪不同的聾人及聽障創業者,看他們如何用雙手實現夢想。首先要介紹的是熱愛咖啡的周正中,原本因為聽障,對自己沒有自信,選擇當廚師,盡量避開與人群的溝通。沒想到接觸到咖啡後,打開了新世界,不但拿下PCA專業拉花競技台灣總決賽冠軍,更成為台灣首位LAGS義大利米蘭世界拉花金牌。他認為人生一定要找到一件熱愛的事,全心投入。
-
台南青銀創業概念店 將世代隔閡提升為世代融合
|社福人權高齡化的社會裡,長者不只是被照顧的對象,也可以成為參與活動的夥伴。在台南市區裡,有一間融合銀髮族和年輕世代的概念店,是一個跨世代相互學習和陪伴的地方。
-
特別預算挹注高教200億 教育部提延攬國際人才等3面向
|文教科技因應美國關稅對我國產業及勞工的影響,行政院院會昨(24)日拍板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由前年度的歲支賸餘編列4100億元支持10項措施,其中200億元將用在高等教。教育部表示,初步規劃用在國際人才延攬、支持創新創業以及精進校務經營等3大面向。
-
鼓勵青年返鄉創業 雲林加碼創業補助金最高300萬
|地方為鼓勵年輕人回鄉創業,雲林縣府在企業捐贈協助下從3年前開辦創業補助金,今(2025)年將再加碼,微創型最高50萬元、專案型300萬元,提供設籍在雲林縣20歲至40歲青年創業資金補助。
-
雲林縣府媒合銀髮人才 1年助1200長者重返職場
|社福人權雲林縣政府成立銀髮人才服務中心,一年有4400人次來這裡求職,總計有1200人次成功找到工作。中心表示,其實很多長者都有一技之長,透過媒合更多機會,讓他們能再走入職場。
-
《鳳姐》揭台灣80年代人口拐賣、雛妓問題 高宇蓁:我們演的只是冰山一角【劇夠】
|文教科技從竹科工程師、演員到品牌CEO,擁有多重身分的高宇蓁被真人真事改編的《鳳姐》吸引,重操舊業詮釋80年代遭拐賣的女子故事。回憶拍戲過程,高宇蓁提到儘管「動作場面」都有事先排練、做好保護措施,但「被欺負」的一幕仍讓她餘悸猶存,殺青後更一度無法走出角色。不過高宇蓁仍認為一切都值得,「我相信鳳姐本人可能比我們還害怕,我們演的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更應該把這些東西拍出來。」
-
網紅稱10萬台人持中國身分證 陸委會:嚴格查處勿以身試法
|兩岸網紅八炯和陳柏源,自製中國統戰紀錄片日前刊出第2集,影片內容揭露中國如何吸引台灣人前往創業,並有在中國的台灣人聲稱已取得「中國身分證」,更指出目前可能有10萬多名台灣人持有「中國身分證」,明顯違反《兩岸條例》,引發討論。對此,陸委會回應,政府將嚴格查處,呼籲少數有心人士勿以身試法。
-
華埠青年揮別白領重返唐人街 經營理髮店實現創業夢想
|全球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下城區的華埠是全世界最大的唐人街,這種地方通常給人老舊落後的刻板印象,許多亞裔青年努力拚搏就想離開出人頭地。但是現在也有Z世代回歸創業,用創意與社群多角經營,為老商圈注入新生命,也從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
高雄新堀江的潮起潮落,商圈轉型的困境與挑戰【獨立特派員】
|地方你逛過高雄的新堀江商圈嗎?這個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商圈,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然而經歷大統百貨失火、高雄氣爆,到後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民眾的消費型態。再加上高雄市城市發展轉移到北高雄,如今新堀江已經榮景不再。到底商圈為什麼沒落?政府有什麼政策搶救新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