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廠
-
丹麥藥廠研發減肥藥 號稱可降肥胖病患死亡風險57%
|全球生產糖尿病與減肥雙效針劑「瘦瘦針」的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在8月31日發表新研究,聲稱自家的減肥藥,可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肥胖病患,降低心臟病發、中風或死亡的風險達57%。
-
川普擬對製藥業課250%關稅 迫使藥廠降價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26日,在白宮主持了時間長度破紀錄的內閣會議,長達3時17分,除了重申動員國民兵強化華府治安,也認為恢復死刑有助嚇阻犯罪。另外一項重大議題,則是川普對於各大藥廠在美國售價遠高於其他工業化國家,揚言將對製藥業動用250%的關稅,迫使藥廠把美國境內的價格降低1400%至1500%。
-
阿根廷吩坦尼止痛藥受細菌污染 導致54病患身亡
|全球阿根廷從4月開始,陸續有醫院和療養院通報,有病患在插管治療或是在加護病房期間,因使用作為鎮痛效果的吩坦尼後,病情突然惡化,已造成54人死亡。衛生部調查後發現這些吩坦尼受到細菌污染,但幾個月過去,沒有任何人被起訴,死者家屬在醫院外抗議。
-
川普祭最惠國政策調降藥價59% 台灣藥界憂造成缺藥等問題
|生活美國總統川普12日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承諾調降藥價59%,引發台灣藥界擔憂。專家示警,藥廠為了配合美國「藥價最惠國」政策,恐調漲其他國家藥價,而且台灣健保習慣以較低價格給付「原廠藥」,部分藥廠可能退出台灣市場。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更提醒,新藥影響最顯著,恐出現延後上市狀況。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有藥品監測系統會確保庫存充足。
-
川普指美國藥價遠高於他國 宣布壓低處方藥價30至80%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針對高藥價宣布新計畫,他說長期以來美國藥價遠高於全球其他國家,同一家公司生產的同一種藥物,在美國的價格可能是其他國家的5到10倍,川普將以行政命令推動最惠國政策,把國內處方藥價壓低30%到80%,預計將為聯邦醫療保險省下數兆美元的政府支出。
-
藥師公會質疑輸液供貨量不穩 食藥署:生產運送排程影響
|生活去(2024)年永豐化學輸液廠停業一度造成全台輸液缺貨,沒想到今年初再度傳出輸液缺貨問題。藥師公會接獲多間醫院反映叫貨100瓶只來25瓶,質疑根本生產量能追不上。對此食藥署則解釋,說是因為遇上農曆年,多數中小型醫院供應緊張,並非缺貨,呼籲大醫院不要囤貨。
-
食藥署將禁病患處方箋傳中港澳 藥界憂:恐加劇缺藥問題
|生活為避免國人就醫、臨床試驗等個資外洩,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預告草案,限制西藥批發與零售業者將病患處方箋等資料傳輸到中國及港澳地區,最快於民國115年實施。對此,藥界強調,藥廠不會將病人個資外洩給中國,但國產藥品原物料約有5成來自中國,新法一旦通過,缺藥問題恐加劇,並批評政策不應政治化。
-
肥胖問題拖累英國勞動力與經濟 政府與藥廠合作啟動減肥藥研究
|全球英國政府宣布,將與全球最大製藥廠、「瘦瘦針」Zepbound開發商禮來(Eli Lilly)合作,研究減肥藥是否可遏止失業,解決因健康狀況而拖累的英國經濟。英國衛生部長表示,肥胖症已造成英國醫療體系每年約110億英鎊(約台幣4605億元)損失,且有高達280萬勞動人口,因為肥胖等健康問題而無法貢獻生產力。
-
印度製藥廠爆炸意外 已知17死、逾40傷
|全球印度南部一間製藥廠週三(21日)發生嚴重的爆炸事故,事發時雖然是午餐時間,但仍有不少員工被爆炸波及,目前死傷人數已超過50人;而在中東則是發生重大車禍,一輛載著巴基斯坦朝聖者的巴士,週二晚間在伊朗中部翻覆,導致至少28人罹難。
-
美國藥廠研發愛滋病新藥 聯合國期望達零感染目標
|全球全球第一例愛滋病例確診時間是41年前,至今全球因愛滋病去世的人多達4200多萬,而在抗病毒混合藥物的雞尾酒療法問世後,愛滋病不再是絕症。聯合國數據顯示,2023年愛滋病患人數顯著下滑,但藥費昂貴與區域醫療資源匱乏的因素仍形成防治破口。美國吉立亞藥廠新研發的愛滋病毒藥物,3期臨床試驗效果達到100%。聯合國期望吉立亞針對開發中國家釋出藥物通用專利來降低藥物售價,早日達成愛滋病零感染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