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產
-
丹娜絲颱風影響文旦減產8成 麻豆農會吸收價差維持價格
|生活丹娜絲颱風橫掃台南即將收成的文旦,超過8成損失慘重,農糧署表示今(2025)年全國文旦減產,預期價格上漲約2到3成。麻豆區農會表示,已經提高收購價、吸收成本,讓麻豆文旦售價持平。
-
從庶民水果變奢侈品 台灣荔枝為何連年減產、售價翻倍?【圖解】
|產經你今年買荔枝了嗎?能接受1台斤100元的售價嗎?每年6、7月是台灣荔枝盛產期,但受到極端氣候影響,近年荔枝常態性減產,2024年批發均價127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也一度出現高達每公斤420元的批發天價。消費者買得貴,農民卻嘆「有價無量,難回本」。學者指出,荔枝等亞熱帶果樹對氣候異常敏感,種植難度與成本恐怕越來越高。
-
日本爆「令和米亂」 專家:昔日減產政策是核心問題
|全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日本5公斤白米的平均售價,短短一年的時間,從2500日圓飆漲到超過4000日圓,「令和米亂」成了日本政壇的熱門議題。而這場糧食危機的原因,除了氣候異常、供需失衡、生產成本大增之外;實施了近半個世紀的「減產政策」、人口老化、務農人數不足、以及掌控全國9成以上稻米的「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與自民黨綿密的利益共生關係,也都是「米亂」的結構性問題。
-
台南酪梨減產逾25% 農業部納天然災害救助
|地方台南市種植的酪梨受到低溫及降雨影響,著果率不佳,後經過台南農改場、農糧署南區分署、台南市農業局等相關單位會勘後,減產逾25%確認已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近期公告全市為酪梨天然災害救助區域。
-
年初寒流衝擊康乃馨產量 業者估母親節前花價將攀升
|生活今(2025)年初春連續寒流來襲,異常低溫氣候造成康乃馨生長遲緩,趕不上母親節用花的大量需求;彰化田尾產地預估減產約2成,價格比往年高3成。民眾說還是會購買;市場端業者評估,到母親節前價格還有機會再攀升。
-
全球塑膠公約5度談判 條約初稿首見「減產」文字
|環境全球塑膠公約第5次談判會議,7日議程即將進入尾聲,是否能成功制定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為終止塑膠污染邁出關鍵一步,受到全世界關注。由於進度緩慢,29日有部分國家代表則出面開記者會,呼籲正視塑膠污染的事實,提出有效的解決之道。
-
風颱致使臺灣蚵仔減產起價 改進口越南蚵仔
|臺灣飼的蚵仔,十月相連續予風颱侵襲,毋但產量少閣細粒,價數也已起3成到5成。有一寡供應商就改進口越南蚵仔;毋過也驚品質無穩定,一寡餐廳已經暫時無賣。另外,菜蔬嘛受影響。店家表示,本底幾十箍仔的瓜仔nî,已經起到一百箍以上。(新聞標題、導言為臺語文)
-
颱風釀台灣蚵減產價揚 小黃瓜1斤飆破百元
|生活台灣養殖蚵10月接連遭颱風侵襲,現在不僅量少且小顆,價格也已上漲3到5成,不少供應商改進口越南蚵因應。擔心進口蚵品質不穩定,部分餐廳業者決定暫停或減少販售相關品項;而葉菜瓜類同樣在颱風後漲幅驚人,有攤商表示原本幾10塊的小黃瓜,現在已經漲到100塊以上,讓攤商跟民眾都很無奈。
-
日本遭遇最炎熱7月使稻米減產 政府帶頭研發抗熱稻米應對
|全球氣候亂了套,農作植物首當其衝。日本2023年遭逢史上最炎熱的7月溫度記錄,導致今(2024)年稻米減產,民眾買不到平價的稻米,引發社會擔憂。日本政府帶頭從事作物改良,研發出抗熱水稻。另外,美國實驗室利用細胞培育法種出可可豆,收成期從8個月大幅縮短到1週,可望解決氣候變遷引發的可可豆減產現象。
-
牡蠣、文蛤因風災害減產 中秋將至估價格漲1成
|生活凱米颱風造成全台農損嚴重,其中牡蠣和文蛤也受災,減產約2成。而下個月就是中秋節,不少民眾闔家團聚烤肉,牡蠣、文蛤需求量大增,預估價格將會上漲1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