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
-
北大西洋鯖魚遭過度捕撈 英《好魚指南》下修食用永續等級
|環境英國新版《好魚指南》近期指出,挪威、英國等國近年對北大西洋的鯖魚過度捕撈,導致鯖魚出現枯竭現象,因此將其永續等級下調,並建議改吃鯡魚與沙丁魚,以維護海洋資源。台灣雖然也有本產鯖魚,但民眾吃在地鯖魚的習慣並不普及,主要還是以進口鯖魚為食用對象,而進口鯖魚中即有高達84%來自挪威。
-
美公布「10項對貿易不公行為」 中國日本遭點名、台灣未入列
|產經在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後,美國貿易代表署台灣時間今(8)日凌晨發布「10項對美不公的貿易行為」,並點名中國、日本、歐盟、印度、泰國等多個國家或經濟聯盟,各自的貿易政策共造成美國多少損失,台灣則未被列於本次名單當中。
-
食蚵仔、胡椒螺隔工吐閣落 5人若像食物中毒
|有五位民眾2/17下晡去台南某一間海產餐廳食飯,有食蚵仔、胡椒螺等菜色,閣轉工是吐閣落,袂輸是食物中毒。衛生局接著通報了後隨派人去稽查,也強調若有查著缺失、會要求改善。(此則新聞標題、內文為臺語文。)
-
從15歲戴牛角製泳鏡下海撈海鮮 新北卯澳漁村「海女」文化凋零
|地方不少人可能聽過南韓濟州島的海女文化,在沒有過多裝備下,就潛入海中、撈捕海鮮。其實在新北市的卯澳漁村也有海女,不過工作辛苦,海女日漸凋零,現在整個漁村、大概只剩下10個人。當地正在努力推展、觀光亮點,要讓更多遊客發現卯澳的美。
-
海鮮肉品業者遭檢舉售過期產品 衛生局:涉改標效期延長3個月
|地方高雄市衛生局接獲民眾檢舉,在南部有20多家門市的有利海鮮肉品公司販售疑似過期產品,衛生單位前往稽查發現原味雞腿排涉嫌改標延長3個月;另外軟絲生產國家標示錯誤,墨魚片逾期未銷毀;另外還有多項產品無法提出進貨單,分別依違反《食安法》和《消保法》處置。
-
腹瀉就醫數創近5年同期新高 疫情估中秋後上看單週15萬人次
|生活下週就是中秋節,不少人準備烤肉團聚,不過疾管署公布,上週腹瀉門急診就醫達13萬多人次,創5年同期新高,其中以諾羅病毒引起的腹瀉腸胃炎最多。而上半年諾羅腹瀉群聚中就有47件跟食用烤蚵相關,預估中秋節過後疫情將達高峰,預估單週就診上看15萬人次,提醒民眾帶殼海鮮務必烤熟再吃。
-
烏石港海鮮餐廳多收1千元 店家稱寫錯金額已退款
|地方有民眾近期到頭城烏石港海鮮餐廳消費點了海鮮吻仔魚炒飯,標價2份240元,但事後對收據,店家卻收了1240元,飲料部分也多收60元而不滿PO網;店家則解釋,是因為當天用餐人數多所以算錯,已退回差價;消保官則提醒,消費者買海鮮,務必在消費前確認價格,避免糾紛。
-
吃海鮮、烤鮮蚵後腹瀉噁心 醫:疑腸炎弧菌中毒6人住院
|生活氣溫創新高,喜歡生食或吃海鮮的民眾要多注意。台中1名林姓男子上週和朋友前往1間熱炒店用餐,還烤了鮮蚵和吃海鮮,但之後卻出現腹瀉噁心等症狀,之後同行友人也出現類似症狀,總共有6人相繼住院,醫師表示,疑似是海鮮中的腸炎弧菌引起食物中毒。
-
南韓濟州島特色旅遊吸外國客 可與海女一同出海捕撈海鮮
|全球南韓著名的度假勝地濟州島,為了吸引更多外國觀光客,最近推出「特色旅遊」。遊客除了可以參加高爾夫、騎馬、單車旅遊等活動,還可以跟當地獨特的「海女」一同出海,並享用她們捕撈回來的海鮮。不過特色旅遊費用不便宜,最高要價大約台幣4萬多元。
-
蘇澳馬賽常飄魚臭 縣環保局列疑違法業者排查
|地方宜蘭蘇澳鎮馬賽地區附近有許多海鮮食品加工廠和冷凍廠,民眾抱怨多年時常聞到魚臭,且空氣品質不佳,即使通報環保局仍無法改善。民代呼籲,縣環保局的稽查應該更積極且有效率;縣環保局表示,已列出可能違法的名單,將陸續排查加工與冷凍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