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幼院
-
網路廣告招募育幼院志工 老師遭洗腦參與投資被騙3千萬
|社會警方日前獲報發現新的詐騙手法,從臉書刊登育幼院招募志工廣告,誘騙民眾點擊,更從原來的出力協助逐步洗腦成參與投資,除了可以獲利,也能出錢做公益。國內1名女老師因此被騙了超過3000萬。
-
花蓮禪光育幼院涉多起不當對待 民團籲中央介入調查
|社會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和社福團體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揭發花蓮禪光育幼院有多位、多起孩童遭受不當對待,包含毆打、提供住宿環境惡劣等,而且今(2024)年4月疑似兒虐案件發生後,負責督導的花蓮縣政府至今都沒有提出檢討報告,因此要求中央衛福部應介入調查。
-
洪錦芳創辦組織關懷失家兒 自立青年至育幼院巡迴分享
|社福人權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每年暑期舉辦全台育幼院巡迴分享會,今(2022)年共有30位離開育幼院自食其力的學長姐分享如何面對挫折,並且獨立的經驗給還在院內的學弟妹,告訴他們「再撐一下,人生將會不一樣。」
-
男嬰遭棄置育幼院資源回收區 雲林社會處協尋家人
|社會雲林縣大埤鄉一間育幼院門口,4日下午有社工發現一名出生約1、2個月男嬰被遺棄在院區資源回收處,育幼院趕緊通報警方與社會處,先將男嬰送醫檢查並無大礙,目前警方正積極透過周邊監視器與查訪醫院,希望能找出男嬰家人。
-
4歲男童先天聽力受損 電子耳自費金額達80萬
|地方4歲男童德德,因為家人無法扶養,從小就被安置在育幼院,但他因先天聽覺神經異常,經過語言治療與醫師評估接受電子耳手術。第一次手術費用由健保給付,但第二次費用需自費,金額達80萬,雲林長愛家園育幼院就希望外界幫忙援助,讓德德能聽到悅耳聲音快樂學習。
-
礦工兒子基金會發獎學金 助育幼院童築夢
|協助弱勢孩子求學,也能多元發展,不少民間單位設置獎學金,其中,礦工兒子教育基金會,是全台唯一對育幼院頒發獎金的機構,今天下午,近四百名院童受獎,大學組第一名的林和順,大學研究所都唸社工系,要幫助和自己有類似經歷的孩子。 一起上台接受表揚,來自全台30間育幼院,385位院童依序接下獎學金,衛福部南區兒童之家有53位院童獲獎,是今年獲獎最多人的機構。 衛福部南區兒童之家主任張銀旭表示,
-
國家隊台灣精碳私製口罩牟暴利 負責人遭求處重刑
|疫情肆虐,台灣組成口罩國家隊穩定供給口罩,但其中的「台灣精碳」卻跟顧問公司合作,將地下工廠製作的口罩裝在自家公司紙盒對外販售,總計售出141萬多片口罩,不法所得近2千萬。台南地檢署今偵結,依違反刑法及藥事法起訴相關人等15人,負責人求處重刑。 來到台灣精碳公司位在台南永康的登記地址,門雖半開卻看不到人影,這間公司是口罩國家隊的一員,負責人卻被求處重刑。 台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林仲斌表示,「口罩
-
國家隊台灣精碳私製口罩牟暴利 負責人遭求處重刑
|疫情肆虐,台灣組成口罩國家隊穩定供給口罩,但其中的「台灣精碳」卻跟顧問公司合作,將地下工廠製作的口罩裝在自家公司紙盒對外販售,總計售出141萬多片口罩,不法所得近2千萬。台南地檢署今偵結,依違反刑法及藥事法起訴相關人等15人,負責人求處重刑。 來到台灣精碳公司位在台南永康的登記地址,門雖半開卻看不到人影,這間公司是口罩國家隊的一員,負責人卻被求處重刑。 台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林仲斌表示,「口罩
-
安置是兒少保護最後防線 各地政策混亂
|有些兒少家庭遭遇重大變故、或是父母親友無法照顧,就會送至安置機構。不過上午在一場公聽會上,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指出,目前安置政策混亂,嚴重影響兒少權益。 當原生家庭無法再照顧、保護孩子,若孩子無法免於危害,政府就要介入,將他們送往安置機構,身為兒少保護最後一道防線,安置機構卻面臨困境,各縣市安置費用差異極大,以特殊少年的安置費來看,有些補助高達3萬7千元,有些只有1萬9千多元。 屏東縣私立慈幼之家
-
安置是兒少保護最後防線 各地政策混亂
|有些兒少家庭遭遇重大變故、或是父母親友無法照顧,就會送至安置機構。不過上午在一場公聽會上,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指出,目前安置政策混亂,嚴重影響兒少權益。 當原生家庭無法再照顧、保護孩子,若孩子無法免於危害,政府就要介入,將他們送往安置機構,身為兒少保護最後一道防線,安置機構卻面臨困境,各縣市安置費用差異極大,以特殊少年的安置費來看,有些補助高達3萬7千元,有些只有1萬9千多元。 屏東縣私立慈幼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