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人員
-
秀林試辦全人整合照護成效佳 健保署將擴增至7縣市
|生活為了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模式,衛福部健保署在花蓮縣秀林鄉首創推動「全人整合照護」試辦方案,在當地推動成效良好,今(2025)年更將挹注3億元經費擴增到7縣市、9個偏鄉地區試辦,預計今年底全數上路。
-
居家安寧療護比例僅8%!在家善終為何那麼難?【獨立特派員】
|社會台灣於2009年將居家安寧照護納入健保給付,然而根據健保署2021年統計,全台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比例只有8%,顯示多數人生命的最後一程,是在醫院與住家的奔波中度過。造成這種狀況的主因,除了居家安寧的醫護人力不足,各級醫院和社區診所的轉銜機制也缺乏系統性,無法提供持續性的照護。近年獨居或老老照顧的狀況增加,如何在人生終途提供完整照顧,實現在地老化、在宅善終的願景,是台灣亟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
醫事人員若涉性平判決確定 線頂通查著資訊
|衛福部的「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上線,捌因為性侵、性騷擾案件予人定罪的醫療人員,就會予人公佈佇平台,民眾會當去查。毋過醫改會點出過去有涉案醫師,趁猶未予人定罪繼續犯案,這點也愛想辦法處理。(新聞標題及導言皆為台語文)
-
國衛院、部桃開發洗手監測系統 免監視器且準確率達72%
|文教科技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衛福部桃園醫院合作,開發全球首創的AI物聯網監測系統,只要醫護人員配戴「藍芽追蹤器」,就能得知醫護進入病房前後是否有落實洗手消毒行為,準確率達7成2,希望能藉此有效降低院內感染風險。
-
台醫聯控3班護病比入法跳票 邱泰源承諾恢復定期協商
|社福人權醫護人員持續流失,急診壅塞、護理低薪等問題至今未解決。今(2)日全台10多個基層醫療工會組成的「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簡稱台醫聯),齊聚疾管署大門前抗議,控訴衛福部長邱泰源上任1年多,對於醫療崩壞現場不聞不問,甚至拒絕和工會協商醫療改革,連3班護病比入也遙遙無期。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親自接見工會代表,承諾會恢復定期協商機制,傾聽基層聲音。
-
泰國對柬國邊境管制 除學生、醫療人員外全禁止通行
|全球泰國和柬埔寨上個(5)月在邊境發生短暫的武裝衝突,泰國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跟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通話,內容卻被錄音並且外流,導致貝東丹遭到民眾批評親柬賣國;在野黨更計畫對她提出不信任投票。而泰國政府這週開始嚴格管制泰柬邊境,連遊客也不能通行,讓周邊經濟活動陷入癱瘓,兩國緊張情勢也快速升溫。
-
酷熱下150萬穆斯林赴麥加朝覲 大清真寺設全球最大冷卻系統
|全球全球伊斯蘭教徒年度盛事麥加朝覲4日展開,150萬穆斯林抵達沙烏地阿拉伯,氣象預報今(6)日高溫44°C。去(2024)年超過1301人熱死,當局殷鑑不遠,防範措施上路,包括只認許可證、大清真寺安裝全球最大冷卻系統、部署AI監控等。
-
法「協助死亡」法案一讀通過 癌末患者盼有生命自主權
|全球法國國會下議院日前一讀通過「協助死亡」法案,在特定條件下,允許醫師提供藥物,讓絕症末期患者自己或在專業人員協助下使用,來結束生命,踏出安樂死相關立法的第一步。這項法案爭議多年,獲得9成民意支持,但也受到許多保守團體反對,未來還有漫長的議會攻防。不過,也有接受安寧照護的患者表示,希望自己有選擇的自由。
-
法「協助死亡」法案一讀通過 癌末患者盼有生命自主權
|全球法國國會下議院日前一讀通過「協助死亡」法案,在特定條件下,允許醫師提供藥物,讓絕症末期患者自己或在專業人員協助下使用,來結束生命,踏出安樂死相關立法的第一步。這項法案爭議多年,獲得9成民意支持,但也受到許多保守團體反對,未來還有漫長的議會攻防。不過,也有接受安寧照護的患者表示,希望自己有選擇的自由。
-
玉里榮院輔導精障住民製點心 發放院內候診民眾
|地方台北榮總玉里分院為了要輔導輕症的精障住民可以早日回歸社會,特別成立了一間烘焙工作坊教導學員製作點心,並將這些點心發放給院內候診民眾,讓大家不至於因為挨餓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