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
-
北京集創遭檢查辦 二度涉非法在台設點挖角人才
|兩岸高科技產業為我國經濟命脈與國安防線,近年來非法中資企業卻透過人頭公司或偽裝外資等手法,企圖在台灣滲透並挖角人才。其中,「北京集創」2022年間就曾遭到查辦,近期又再度未經許可在台私設營業據點。對岸覬覦台灣人才,還以兩岸交流為包裝,像是近期登場的「福州海青薈」,對台灣釋出2000多個職缺,但陸委會質疑,中國青年失業率這麼高,「硬擠出」的職缺肯定不會長久。
-
美聽證會揭中國在台發展逾150統戰組織 涉動員黑幫執行暗殺
|全球美國國會23日舉行「與台灣同一陣線」聽證會,揭露中國對台政治戰與跨國鎮壓手段,並首度邀請台灣立委視訊參與。與會的美國智庫調查指出,中國在台統戰組織已超過150個;前情報官員則指中方不僅涉及資助政黨、吸收退役軍警,甚至動員黑幫暗殺,建議美國幫助台灣升級安全查核制度。
-
台灣藝人配合中共文化統戰 文化部研議追回或限制補助
|兩岸針對台灣藝人重大政治節日轉發中國官媒宣傳圖卡,以及台灣媒體及文化人士參與中共的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引來各界批評。文化部今(5)日面對立委追問,強調會和陸委會召開專案會議進行行政查核,如果違法,會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開罰;也強調中共假借文化之名,其實是進行周密的統戰伎倆,呼籲相關媒體及文化人共同珍惜守護自由民主台灣。
-
陸委會譴責旺中附和統戰言論 中時稱依憲法兩岸同屬一中
|兩岸中國近年對台統戰不斷,陸委會今(1)日嚴厲譴責旺中集團代表在北京的「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涉及發表附和中共對台統戰宣傳作為,損害我國家主權的言論,將依《兩岸條例》進行查處。不過中國時報透過聲明回應,強調依照《憲法》、《兩岸條例》,台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呼籲要遵憲、護憲。
-
總統賴清德國慶演說向中國喊話 重申台灣維持台海和平決心
|政治總統賴清德上任後的首次國慶演說,主題為「團結台灣,共圓夢想」,強調中華民國主權,全文提及44次台灣、8次中華民國,以及2次中華民國台灣。並且花篇幅向中國喊話,重申台灣有決心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也願意和中國共同維護區域安全;也期盼朝野不分黨派能共同合作,對內促進團結、對外壯大國家。
-
馬英九搭高鐵抵北京 外界推測馬習二會延至4/10
|兩岸前總統馬英九訪中行,今日是在陝西的最後1天,行程中遇到一群台灣遊客,高喊「總統好」,成為意外插曲;馬英九一行人也搭乘高鐵抵達北京。而備受矚目的「馬習二會」原本傳出在4月8日登場,但中方公布的行程中不見相關安排,外界推測,馬習二會可能延到10日舉行。
-
澳英美安全協議與台海議題連結 美副國務卿坎貝爾罕見表態
|兩岸中共持續武嚇台灣,面對中國威脅,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罕見表態,把「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的潛艦協議,與台海議題做連結。而前總統馬英九訪中行第4日,今(4)日則是到陝西出席祭黃帝陵典禮。
-
「摩登生活」臺灣建築展覽 呈現戰後文化變遷
|建築和咱的生活有真密切的關係,對建築物的形也通看著生活、社會、文化、和歷史的痕跡。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展覽,整理出臺灣二戰了後咱的建築風格是安怎發展的。(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
閉館整修6年完工 國立歷史博物館21日重新開幕
|文教科技歷經將近6年閉館整修作業,國立歷史博物館7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宣告會在2月21日對外開館,希望可以讓更多民眾,感受史博館在這70年間如何見證台灣的社會文化變遷。
-
檳城和諧機構推跨族群導覽 互訪宗教場所盼打破刻板
|全球馬來西亞是多元族群的國家,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原住民,各自保有自己的宗教、文化和語言。雖然宗教在馬來西亞是敏感課題,不過檳城和諧機構推出不少跨族群的導覽活動,希望年輕人走入不同宗教場所,打破既定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