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調查大專學生壓力 大四生面對壓力心理韌性較佳
|社福人權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延續前2年的大專學生壓力調查計畫,結合「社會情緒學習(SEL)」議題,了解大學生的心理韌性。上午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大四學生面對壓力時展現出較佳的心理韌性,40%的大學生社會情緒能力佳,仍有5%的學生社會情緒能力較弱,對自己不夠瞭解,在生活適應和調適能力都遇到困難。
-
一週大事/首例非洲豬瘟基因定序公布、川習會南韓登場(2025.10.27-11.2)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首例非洲豬瘟基因定序公布、川習會南韓登場、馬太鞍重建條例三讀、政院拍板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川普宣布恢復核試驗、法羅浮宮竊案嫌犯遭逮。
-
憂鏟子超人心理健康受影響 衛福部推3次免費諮商服務
|社福人權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由於擔心當時許多一線救災人員跟志工,可能身心承受高度疲憊跟情緒張力,影響後續生活。衛福部推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救災人員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救災人員跟志工,1年內每人3次心理諮商服務,除了不限年齡,也會從寬認定適用,希望能成為他們安心的後盾。
-
馬太鞍遷村或中繼安置成難題 回望台灣重大災難如何重建?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受災嚴重的佛祖街有71戶具居住隱憂,其中有39戶規劃在台糖用地興建中繼屋。災害後花蓮縣府曾評估遷村,但受災戶希望能「離災不離鄉」。返回家園可以是選擇題嗎?這個問題在9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皆曾進行討論,無論是原地重建或異地安置,仍要仰賴政府與社會協助,公視新聞網整理歷來重大安置政策,一次看懂災後重建議題。
-
搜救犬接受高強度訓練 身心健康需被重視
|社福人權包括日前在花蓮光復鄉的災區,全球各地許多災難現場、都可以看到搜救犬的身影,牠們靈活的穿梭在現場尋找人類不易發現的蛛絲馬跡。但並不是每隻狗狗都能成為搜救犬,牠們的挑選和訓練過程都很嚴格,而高強度的搜救訓練也會造成牠們的身心壓力。許多單位已經注意到這種情況,開始協助教導領犬員學習相關知識,了解如何跟搜救犬溝通。
-
ChatGPT宣布推更完整年齡驗證 同步對成人用戶開放情色內容
|文教科技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15日表示,為了秉持「把成人使用者當成人對待」的原則,旗下ChatGPT將在12月推出更完整的年齡驗證,並對已驗證的成人用戶開放如情色文學等更多成人內容。不過奧特曼也強調,只要使用者沒有主動要求,就不會出現成人內容。
-
「行動教室」取代傳統學習 澳洲助中輟生重返校園
|全球澳洲維多利亞校園出現創新作法,為了吸引中輟生重返校園,當地一所替代教育機構推出「行動教室」計畫,為厭學或中輟生打造非傳統教室,吸引許多學生重返校園。教育專家指出,長期缺課可能造成心理與健康危機,政府需加強支持措施。
-
公務員「身心調適假」一年3工 10/10起實施
|台語新聞為著欲關心公務員的身心狀況,行政院推動公務員一冬有3工無扣薪水的「身心調適假」;考試院也佇今仔日 (9/18) 宣佈,對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開始推動,預估超過30萬人受著幫助。(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公務員身心調適假10/10上路 每年3天納有薪事假計算
|生活行政院今(18)日宣布,正式增訂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預計於今(2025)年10月10日起上路。未來公務人員每年將有3日身心調適假,併入7日有薪事假計算,請假時得以小時為單位,且不須檢附證明文件,任職機關也不得拒絕或給予不利處分。
-
看身心科需家長陪同 青少年爭醫療自主權
|社福人權現行《醫療法》規定未成年人就醫需由家長或法定代理人陪同,不過近期網路上有青少年發起醫療自主權,認為沒有家長陪同到身心科就醫才能暢所欲言。有醫師表示,青少年如有精神情緒問題需要用藥治療,還是需要家長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