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長
-
協調所、志工退場 花蓮縣招臨時工、一點鐘190
|花蓮馬太鞍溪崩山潭做大水到今滿一個月,去到花蓮光復支援的志工也慢慢仔退場。花蓮縣長徐榛蔚宣佈,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欲揣做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一個月上濟做150點鐘,一點鐘工錢190箍;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和搬物資。(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徵天災臨時工 時薪190元為期3個月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滿1個月後,全國各地到光復鄉幫忙的志工陸續退場,而花蓮縣長徐榛蔚宣布,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將招募為期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每月最高工時150小時、時薪190元,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與物資搬運,希望讓受災及失業民眾在重建家園的同時,也能重拾穩定的生活。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災民重建的漫長考驗【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潰壩釀成嚴重水患,災後超過半個月,地方重建仍陷混亂。從自救會組織、安置爭議到學校兼作避難所,災民的努力與政府的應變落差,暴露出基層災防體系的斷層與資訊不透明。當臨時收容逐漸結束,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如何在重建過程中兼顧生計、文化與社區韌性,考驗政府整合能力,也考驗社會對災後長期支持的耐心。
-
花蓮光復鄉首度演練撤離 3小時內完成疏散
|地方花蓮光復鄉堰塞湖災後,今(18)日首度進行疏散撤離演練,下午2時開始先發送簡訊警報,請居民配合疏散到收容所,4時再發送堰塞湖的警報系統,要民眾進行垂直性避難,甚至強制性撤離,整個過程在3個小時內完成,完成疏散撤離、車輛載運,以及人員物資到位的演練程序,防患於未然。
-
光復鄉明演練分階段撤離 估疏散1048人至收容所
|地方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最快19日生成,就怕為花蓮光復災區帶來雨勢,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宣布,明(18)日下午2時至5時將在花蓮光復鄉執行大規模撤離演練,分為3階段進行,預估疏散1048人,並呼籲志工們先不要進到光復災區。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生存、生計、生活【我們的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已過半個月,鏟子超人們持續到花蓮光復鄉支援,在國軍與志工協助下,淤泥漸漸清除,但是居民嚴峻的生存、生計和生活挑戰,才正要開始......
-
花蓮嘉農溪溪面高於堤防 已有破堤現象居民憂
|地方樺加沙颱風讓花蓮一帶全變了樣,除了溢流的馬太鞍溪,當地居民還擔心光復溪的支流嘉農溪,因其長年泥沙淤積,溪面已經高於堤防而且出現破堤狀況。如今附近更堆置著災區清除出來的土石,在大雨時大量雨水不排除會直接流向住宅區,恐有大量土石侵襲民宅區疑慮。
-
總統去花蓮勘災 強調愛防閣做大水.規畫撤離
|總統賴清德,今天去花蓮,關心大水後,復原情況嘛提到,崩山湖問題,短期內,無法一下手解決目前有4項事情,要先做,包括掌握水流水位、臨時駁堤、清溪埔積沙、疏開計畫。
-
總統賴清德再赴光復鄉勘災 提4面向處理堰塞湖
|地方繼9月25日之後,總統賴清德今(5)日再度前往花蓮光復鄉,關心堰塞湖災後復原情況,更與花蓮縣長徐榛蔚同框,總統賴清德除了強調「不會放棄」對失蹤者的搜救行動,也提到堰塞湖短期內無法徹底解決,有4項事情要先做,包括掌握水流水位、暫時性堤防、河床清淤、以及撤離計畫。
-
台糖園區找到5公頃土地 劉世芳:考量作中繼宅、社宅
|地方光復鄉重創,災民後續面臨生計、安置問題,花蓮縣長徐榛蔚爭取建設中繼宅,也研議遷村,引來部落村民不滿,強調災後重建要納入部落參與。對此,中央救災中心前進指揮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回應,相關規劃要符合居民意願;原民會也表示,持續與部落對話。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國土署已在台糖園區找到5公頃土地,經盤點若有作為中繼宅、社宅的用地需求,會列入特別預算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