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長
-
馬太鞍溪堰塞湖趨穩定 紅色警戒解除
|地方受到鳳凰颱風的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昨(13)日又形成了新的「堰塞湖3號」,甚至發生溢流,不過根據農業部最新分析,目前現存的兩個堰塞湖都趨於「穩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4日下午宣布,解除紅色警戒。除了國軍持續進駐災區協助清淤,針對日前遭沖毀的馬太鞍溪便橋,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如果施工順利,10天內就可以完成修復。
-
馬太鞍溪閣有新崩山湖 13:40水溢出來到水尾
|台語新聞受著鳯凰風颱外圍環流影響,花蓮落大雨,林保署今日 (11/13) 透早用無人機去空翕馬太鞍溪崩山潭,發現又閣出現另外一个崩山潭,懷疑是今仔透早崩山造成,維持紅色警戒。新的崩山潭若貯甲滇是100萬噸的水量,煞提早佇下晡1點半流出來,1點40分就到水尾,溪水也變甲真掣流,佳哉林保署早起已經要求溪埔施工的重機具撤離。另外,行政院會今仔日也通過馬太鞍溪崩山潭災後重建預算270億,送立法院審議。(新聞標題、
-
馬太鞍溪再現堰塞湖 首波溢流下午1時抵下游
|地方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大雨,林保署今(13)日清晨以無人機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現又新增1處堰塞湖,懷疑是土石崩塌造成。新堰塞湖預估滿水位蓄水量100萬噸,在下午1時30分開始溢流,第1波溢流在下午1時40分就抵達下游處,河道水位水量明顯變大,林保署13日上午已要求河床施工重機具撤離。行政院會今日也通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預算270億,全數舉債因應,將送立院審議,協助災民生活回到軌道。
-
花蓮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 林保署:下游需配合撤離
|地方鳯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造成花蓮大雨,林保署用無人機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現溢流口下方又新增一處堰塞湖,懷疑可能是今(13)日清晨土石崩塌造成的,目前估算可能的蓄水量與溢流時間並持續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也先通知在河床施工的重機具先撤離,並呼籲下游光復、萬榮及鳳林鄉鎮的民眾要提高警覺。
-
馬太鞍溪水續灌入明利村 萬榮國中遭泥流侵襲
|地方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水高漲,10日傍晚起就沿著大排沖進萬榮鄉明利村,但經過2日,泥水還是不定時一陣一陣的襲來。從今(12)日最新的空拍畫面可以看到,大量溪水從堤防另一側沖進明利村,畫面怵目驚心,溪水更沿著台9線漫淹到馬路上,連萬榮國中同樣也被泥流侵襲。施工單位加緊設置臨時土堤,要把灌往明利村的泥水堵住。
-
洪水襲擊花蓮明利村 水利署:持續做擋水措施
|地方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水暴漲,10日傍晚水就沖進了萬榮鄉明利村,經過2天還是沒有退去的跡象,目前山區雨勢持續,洪水持續襲擊,今(12)日上午從明利村內高處看得到溪水湍急,沿著台9線往北漫淹,空拍畫面可看到許多地方仍充滿淤泥,萬榮國中同樣也被泥流侵襲。水利署表示會持續做擋水措施,但要視水量狀況才能進行工程。
-
馬太鞍遷村或中繼安置成難題 回望台灣重大災難如何重建?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受災嚴重的佛祖街有71戶具居住隱憂,其中有39戶規劃在台糖用地興建中繼屋。災害後花蓮縣府曾評估遷村,但受災戶希望能「離災不離鄉」。返回家園可以是選擇題嗎?這個問題在9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皆曾進行討論,無論是原地重建或異地安置,仍要仰賴政府與社會協助,公視新聞網整理歷來重大安置政策,一次看懂災後重建議題。
-
協調所、志工退場 花蓮縣招臨時工、一點鐘190
|台語新聞花蓮馬太鞍溪崩山潭做大水到今滿一個月,去到花蓮光復支援的志工也慢慢仔退場。花蓮縣長徐榛蔚宣佈,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欲揣做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一個月上濟做150點鐘,一點鐘工錢190箍;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和搬物資。(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花蓮徵天災臨時工 時薪190元為期3個月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滿1個月後,全國各地到光復鄉幫忙的志工陸續退場,而花蓮縣長徐榛蔚宣布,和勞動部合作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措施」,將招募為期3個月的「天災臨時工」,每月最高工時150小時、時薪190元,工作內容包含重建家園、環境清理與物資搬運,希望讓受災及失業民眾在重建家園的同時,也能重拾穩定的生活。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災民重建的漫長考驗【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潰壩釀成嚴重水患,災後超過半個月,地方重建仍陷混亂。從自救會組織、安置爭議到學校兼作避難所,災民的努力與政府的應變落差,暴露出基層災防體系的斷層與資訊不透明。當臨時收容逐漸結束,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如何在重建過程中兼顧生計、文化與社區韌性,考驗政府整合能力,也考驗社會對災後長期支持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