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 林保署:下游需配合撤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鳯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造成花蓮大雨,林保署用無人機空拍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現溢流口下方又新增一處堰塞湖,懷疑可能是今(13)日清晨土石崩塌造成的,目前估算可能的蓄水量與溢流時間並持續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也先通知在河床施工的重機具先撤離,並呼籲下游光復、萬榮及鳳林鄉鎮的民眾要提高警覺。
揚起大量沙塵,馬太鞍溪上游13日凌晨發生崩塌,林保署用無人機空拍發現溢流口下方又有新的堰塞湖出現,持續維持紅色警戒,下游萬榮、鳳林、光復鄉警戒範圍民眾仍要配合撤離。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明,「它剛好在9月23日原本堰塞湖的位置,跟10月21日堰塞湖的位置的中間,中間這個地方,大概就是舊堰塞湖壩頂的下方大概300公尺左右,還是建請地方政府維持紅色警戒。」
公視記者歐芸榕報導,「可以看到貨櫃就直接卡在民宅上,明利村低窪區域淤泥淤積很高,雖然水勢看起來有變小,不過現在仍維持管制狀態。」
員警邊騎車邊廣播,宣導村民不要隨意跑到受災區域,出現新的堰塞湖,萬榮鄉明利村的部落青年自發性協助管制,就連原先正在搶通主要聯外道路花45的工作也暫時停擺。
花蓮萬榮鄉明利村民劉女士說道,「看病,像那個有慢性疾病不方便,像我沒有車子,我這個電摩怎麼爬上去?」
花蓮萬榮鄉明利村民黃女士表示,「當然是人身安全優先。」
上一次的重災區光復鄉這次沒有傳出嚴重災情,但中央還沒有解除紅色警戒,但花縣府卻宣布光復鄉13日恢復上班上課,引起不少民怨。
花蓮光復鄉居民質疑,「根本沒辦法上班,你現在路能做事嗎?」
也有花蓮光復鄉居民說:「現在很麻煩,要出門也不是、不出門也不是。」
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回應,「紅色警戒完全沒有解除,早上又新的堰塞湖,停班停課的事情大家又覺得非常無奈。」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到10月22號解除紅色警戒,但是在10月14號恢復上班上課,其實這也是紅色警戒。所以在這次今天的部分我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應該要組成堰塞湖的專案小組。」
徐榛蔚認為,包含中央、地方鄉鎮應該一起對安置等相關的作業辦法,做出更細致的指引,讓在地居民有所依循。
洪詩宸/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