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受到鳳凰颱風的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昨(13)日又形成了新的「堰塞湖3號」,甚至發生溢流,不過根據農業部最新分析,目前現存的兩個堰塞湖都趨於「穩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4日下午宣布,解除紅色警戒。除了國軍持續進駐災區協助清淤,針對日前遭沖毀的馬太鞍溪便橋,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如果施工順利,10天內就可以完成修復。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副指揮官伍勝園說,「建議解除,恢復為平時監控機制,我想我們就同意農業部的建議。」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確定解除「紅色警戒」,根據農業部分析,原本的「堰塞湖(1號)」及「新增的堰塞湖(3號)」量體都已經縮小,而且持續溢流。不過對於「溢流」的狀況,到底會不會影響救災復原,中央、地方似乎就先沒有共識。

鳳林鎮秘書徐誌謙詢問,「『溢流』是什麼?如果還在河道裡面,我們工程當然可以繼續進行啊。那你這樣子講,我們的人是要撤還是不撤?」

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回應,「我們現在的水,我只能知道它從堰塞湖裡面流出來大量的水,但多少,我也不是神,我也沒辦法告訴你。」

在花蓮縣府的防災會議言語交峰,不過同時間,國軍200多名官兵持續進駐鳳林鎮協助清淤。

當地災民表示,「總共有14到15戶都全部淹掉了,天災,那我們就沒辦法,希望大家都能共體時艱。」

第二作戰區指揮所指揮官賴政豐指出,「只要是家戶的部分,我們都優先去做處置,讓老百姓能盡快恢復到正常的生活。」

一鏟一鏟幫忙挖民宅淤土,軍方裝土機及鏟裝搭配民間救災機具,通通集中送往中心埔的暫置場。而此次災情最慘重的萬榮鄉明利村,聯外道路「花45線」也持續搶通。

花蓮縣長徐榛蔚說,「從兩端的花45,一個是從明利國小,另外還有從台9線的花45的尾端,再往明利社區裡面來,將我們道路先疏通。」

另外,工程人員也連夜在馬太鞍溪北端破口處,將土堤加高,暫時不會讓溢流泥水再灌入明利村。

水利署長林元鵬表示,「我們也希望在一週的時間,能夠再把這個臨時堤防,從今天完成的2米半的高度,持續再加高到將近5米。」

不過由於花蓮前幾天雨勢大,不僅有怪手因此受困河道中,甚至馬太鞍溪便道在南下、北上都發生區域性沖毀的狀況,交通部也透露最新的修復進度。

交通部長陳世凱指出,「要看水的狀況,如果是可以施工的話,我們大概10天之內就可以完成。」

花蓮縣府表示,已召集重機具組成環境清潔大隊,14日重新進入災區作業,也透露民宅清理部分會由軍方支援,預估最快4天後,居民即可逐步恢復家園。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