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
-
美將停止22項mRNA疫苗研發 專家憂危及公共衛生安全
|全球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5日宣布,將會停止生物醫學研究部門的22項mRNA疫苗研發項目,並且對這個曾經協助結束新冠病毒疫情還救了數百萬人生命的技術,提出安全性疑慮。這引發了民眾抗議以及專家憂心,認為政府做出了危險的公共衛生決策。
-
每年入夏溺水頻傳 為何連年200起死亡事故不減?
|生活台灣每年約有400人發生意外溺水事故,其中約半數不幸死亡,主因多為不慎失足、戲水意外與釣魚時落水。 但台灣推行游泳教育已逾25年,是否防溺教學成效有限?水域安全專家表示,台灣課程以泳姿技巧為主,缺乏開放水域應變與防溺訓練,是無法有效防溺的主因。
-
泰政策逆轉大麻再列管制藥 路邊攤販面臨倒閉潮
|全球2022年泰國通過法令,將大麻使用與販售合法化。但2025年6月底,政策大轉彎,泰國再度把大麻列為醫療管制用藥。包括台灣在內,大麻在大多數的國家被視為毒品,大麻是否應該合法化的議題,在泰國再度掀起討論。
-
暖化助長病媒蚊北漂 登革熱攻進歐陸
|全球氣候變遷不只帶來熱浪與洪災,還正在改寫全球傳染病版圖。像是登革熱、屈公病,茲卡病毒與西尼羅河病毒等,過去好發於熱帶與亞熱帶國家的疾病,都因為暖化助長病媒蚊蟲北漂,前進歐美溫帶甚至高緯度地區,登革熱已經成為歐洲增長最快的傳染病之一。
-
擬加強推動坐式馬桶 環境部:蹲式數量不會減少
|生活環境部日前公布、未來將推動「全坐式馬桶」為目標,被外界解讀為「蹲式馬桶」將走入歷史,在網路社群引發熱烈討論。對此環境部今(1)日出面表示,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現代化公廁、增加坐式馬桶是全球趨勢,蹲式廁所並沒有全面消失,未來會滾動式調整公廁興建以及修繕指引。
-
美衛生部長辭退疫苗委員會成員 專家指破壞公衛信任
|全球美國不久前爆發麻疹疫情,衛生部曾呼籲民眾打疫苗,不過美國衛生部長週一(9日)卻宣布,開除衛生部下的疫苗諮詢委員會裡的所有委員。有專家直言,這些委員都是政策和醫療方面的權威,解雇專家恐怕會讓民眾失去對政府的信任。
-
健保資料庫退出權上路 民眾如何申請?審議中修法版本有何差異?
|生活「健保資料庫退出權」已於今(2025)年8月12日上路,賦予民眾退出健保資料庫的權利,可藉此拒絕學術或醫療機構使用自己的資料進行相關研究。民眾該如何退出健保資料庫?有不允許退出的情況嗎?目前提案的修法版本又有何差異?
-
改善加州遊民紮營亂象 州長下禁令、撥發配套措施專款
|全球民主黨陣營角逐2028總統大位可能人選之一的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12日再度下令全境的城市、縣郡,禁止遊民隨處紮營。紐森親上火線公佈示範法令讓轄區地方政府參考,並按去(2024)年公投通過的提案,撥發33億美元專款,解決遊民的住房危機和心理健康問題。
-
WHA仍未邀台灣參加 衛福部將組團赴日內瓦交流
|社福人權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在5月19日登場,我國至今仍未獲受邀。衛福部長邱泰源下週末將率行動團赴日內瓦,與國際進行實質交流互動。另外,台灣聯合國協進會也將組團前往,除在日內瓦車站舉辦策展,也首度邀請國際民間組織參與台灣大遊行,聲援台灣參與WHA。
-
讓印度貧民戴智慧手錶偵測健康 學者盼尋抗高溫解方
|全球受到全球暖化影響,印度今(2025)年熱浪更早報到,4月就已飆破攝氏40度;當地的公衛學者幫弱勢社區居民配戴智慧型手錶,展開為期1年的研究,並協助居民嘗試改善住家條件的各種方法,讓人體感受能較涼爽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