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崩塌
-
堰塞湖為何接連形成?不定時產生的龐然大物,台灣要怎麼應對?
|環境今(2025)年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才溢流潰壩,10月17日太魯閣燕子口又有堰塞湖形成,10月21日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也有新的堰塞湖。為什麼突然間台灣像是很容易形成堰塞湖?我們有能力應對這種大小動輒像一座水庫的不定時炸彈嗎?
-
馬太鞍遷村或中繼安置成難題 回望台灣重大災難如何重建?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受災嚴重的佛祖街有71戶具居住隱憂,其中有39戶規劃在台糖用地興建中繼屋。災害後花蓮縣府曾評估遷村,但受災戶希望能「離災不離鄉」。返回家園可以是選擇題嗎?這個問題在9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皆曾進行討論,無論是原地重建或異地安置,仍要仰賴政府與社會協助,公視新聞網整理歷來重大安置政策,一次看懂災後重建議題。
-
燕子口崩山湖溢水 進入靳珩磅空流去立霧溪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附近昨昏崩山,出現崩山湖。今仔早起水已經溢出路面,流向靳珩(緊行)磅空,閣對磅空的另外一頭、洩轉去立霧溪。當地翕著磅空口已經強欲規个淹去的畫面。工程單位按算對舊台8線開便道,予重機具通入去挖塗石、開水路。水流不斷從隧道口湧出,往魯丹橋面兩邊宣洩,如同一座天然瀑布,相當驚人。[[NS]]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土石崩塌出現堰塞湖,18號上午溢流水流入靳珩隧道,而隨著水位持續
-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續升 靳珩隧道西出口幾乎滅頂
|地方花蓮太魯閣昨(17)日因為土石崩落,出現一處新的堰塞湖,今(18)日上午堰塞湖的溢流水流向中橫公路靳珩隧道,再從隧道口回流到立霧溪,但水位持續上漲,靳珩隧道西出口已經幾乎滅頂。稍早最新消息,由於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林保署建請秀林鄉富世村民樂部落、民有部落等持續撤離,下游沿線兩側住戶也不要進入河道及溪床活動。
-
太魯閣堰塞湖溢流回立霧溪 林保署:對下游風險降低
|地方花蓮太魯閣昨(17)日因為土石崩落,出現一處新的堰塞湖,今(18)日上午堰塞湖的溢流水流向中橫公路靳珩隧道,並從隧道口回流到立霧溪。林保署評估對下游風險降低,不過秀林鄉已經提前撤離「民有部落」,其中160人安置在秀林國中體育場。另外,光復鄉因應風神颱風的威脅,下午2時實施撤離演練。
-
南橫新武呂溪土石崩落 林保署:目前不會形成堰塞湖
|地方樺加沙颱風在南橫山區降下豪大雨,造成南橫公路中斷7天,公路已經搶修好,車行便道可以運送物資到南橫山區部落。但有居民發現,南橫新武呂溪的上游河道被崩落土石阻擋,擔心會發生堰塞湖的情況。不過林保署台東分署上個月28日開始監測,發現河道沒有被阻斷,土石也逐漸被沖刷開來,目前不會形成堰塞湖,但會持續進行監控。
-
新竹泰崗溪堰塞湖也在監測中 林保署:穩定溢流
|生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農業部今(25)日出動國家航遙測飛機,拍攝堰塞湖上空以及下游災區情況,目前蓄水量降到1100萬噸,水位降低了113公尺,溢流後蓄水量只剩12%,持續維持紅色警戒。由於這次災情嚴重,農業部目前監測中的堰塞湖,除了馬太鞍外,還有去(2024)年康芮颱風形成的新竹泰崗溪堰塞湖。林保署研判,目前穩定溢流,對下游聚落沒有影響。
-
中國北京暴雨成災已知30死 數日降一整年份雨量
|全球中國北京在短短幾天之內下了一整年的雨量,導致河川水位暴漲,當局28日發布最高等級的降雨和洪水警報。有民眾連人帶車被沖走,還有民宅被土石流沖毀,已知有30人不幸罹難。
-
連日降雨雲林草嶺現堰塞湖 昨已自然溢流
|社會中南部連日來下大雨,雲林古坑草嶺村發生土石崩塌,形成堰塞湖,昨(9)日晚間已經有自然溢流的情況。受到西南風和低壓帶影響,氣象署也啟動大規模劇烈豪雨作業,今天包括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都有部分地區停班停課。
-
水利署籲勿近草嶺堰塞湖下游 南投竹山撤離沿岸45戶76人
|地方受到近日豪雨影響,雲林古坑崛畓山土石崩塌,造成清水溪上游出現堰塞湖,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今(9)日緊急會勘,研判評估堰塞湖總蓄水量雖然未達警戒,但因為有土堤潰壩不確定性,下游應加強河道內工程,相關民眾河道進出管制避免靠近,南投縣竹山鎮公所今日下午也勸離沿岸里民,目前已有45戶76人完成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