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衝突
-
俄烏戰爭/北溪天然氣管線破壞疑雲 美情報指親烏團體涉案
|全球俄羅斯到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線去(2022)年遭炸毀,幕後黑手未明,最近有新進展。《紐約時報》7日報導,根據美國情報官員消息,是一親烏克蘭團體涉案,《時代週報》更透露該團體為6人小組,不過尚無直接證據,烏國當局也予以否認。
-
權力、紛爭與離世 回顧2022十大國際新聞【圖輯】
|全球2022年全球紛爭不斷沒有平息,反而有越演越烈的情況,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仍未結束,成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歐洲最大規模軍事衝突。此外,裴洛西旋風訪台也讓兩岸衝突升溫;習近平三度當選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全權掌控中國領導層,但其防疫政策也引發「白紙運動」。最後,今年也有國外政要離世,包括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公視新聞網》帶你回顧2022年十大國際新聞。
-
2023世界局勢預測 俄烏戰火促美加速全球軍事布局
|全球展望2023年,歐美媒體都預測了世界局勢可能走向。指出烏俄衝突戰火持續,不僅可能造成各國能源和氣候政策走回頭路,也刺激美國加速全球軍事布局。中國則可能重新評估對台灣策略,但也得先克服疫情,重振國家經濟。
-
2022國際大事回顧 充滿戰爭與憾事的一年
|全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黑海糧倉出口受阻,國際社會也深陷能源與物價飆漲之苦。氣候變遷造成乾旱與水患也輪番來襲,全球災損程度前所未見。這一年有哪些重要人物辭世?在苦難之餘,還有來自外太空的好消息?來看我們的回顧報導。
-
歐盟理事主席會晤習近平 談台海議題重申一中政策原則
|政治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1日快閃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除了討論歐盟與中國的貿易合作,也提到了俄烏戰爭和台海議題。米歇爾重申歐盟會遵守一中政策原則,雖然沒有直接提及白紙運動,但他希望中國能恢復人權對話。
-
阿根廷勞工辦街頭喪禮 抬棺哀悼「薪水已死」
|全球疫情加上烏俄戰爭等因素,全球面臨嚴重通膨問題,阿根廷勞工也身處萬物齊漲唯有薪水不漲的困境,週五在首都抬棺陳情。另一方面,雖然烏克蘭生產的小麥等穀物,已經可從黑海運出,但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仍呼籲金融機構援助開發中國家購買。
-
環太平洋軍演6/29登場 台灣、中國皆未受邀
|全球兩年一度的美國環太平洋軍事演習,本月29日至8月4日在夏威夷舉行,共有26個國家參與,去年美國國會決議建議行政部門邀請台灣參加,不過台灣這次仍沒有在受邀名單上。有學者分析,近來台海局勢緊繃,美國會衡量美中台三角敏感關係,以及其他受邀國家可能承受中國壓力。但目前美中對抗態勢確定,未來台美軍事交流的強度與密度,將會再增加。
-
全球流離失所者首破1億 烏俄衝突使數字激增
|全球聯合國難民署表示,今年全球被迫逃離衝突、暴力與人權迫害而流離失所的人數,首次突破一億,樹立了不光彩的里程碑。其中,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造成1400萬人離鄉背井,是數字激增的主要因素。而這場戰爭牽動全球糧食與能源物價更讓中東、非洲、拉美、緬甸等地長期呈現區域衝突的局面,也造成數千萬無家可歸的弱勢族群面臨更大傷害。
-
國軍斥資43億 45營區建置無人機防禦系統
|政治中國是無人機製造大國,兩岸若爆發戰事,無人機加入戰場的可能性相當高。對此,國軍斥資43億,要在全台45處營區建置「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美國空軍跟美國智庫近來進行兩岸兵棋推演,分析若國軍擁有1000架超過亞音速飛行的無人機,就可扮演擊敗中國的關鍵角色。
-
國軍東南部海域飛彈射擊 共機現蹤入東南空域
|兩岸中共航母遼寧號伴隨驅逐艦、補給艦,月初從東海進入西太平洋,一路南下展開軍演,距離台灣最近只有300公里,國防部強調,運用聯合情監偵掌握中共機艦動態,軍事專家分析,遼寧號這趟出海演訓,帶有高度的政治意圖。至於國軍今(10)日開始在東南部海域,展開一連4天的飛彈射擊,共機上午就進入東南空域,情蒐意味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