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院
-
台納美核保護傘? 吳釗燮證實雙方有溝通
|政治為了反制中共的核武威脅,外交部長吳釗燮證實台美之間有溝通核保護傘議題。有立委認為,這有助於抵抗區域威脅,彰顯台美戰略清晰。有學者分析,核保護傘是延伸嚇阻概念,也在避免核武擴散,台灣目前具備傳統兵力武器的嚇阻能力,未來如果能納入美方的核嚇阻架構,有助於提升安全保障。
-
美撨摵共咱列入「核保護傘」 立委:凸顯臺美戰略
|為著反制中共的核武威脅,外交部長吳釗燮證實,臺美有講著「核保護傘」議題,立委認為,這對抵抗區域威脅有幫助,也會當凸顯台美戰略。目前美國提供「核保護傘」的對象,有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北約等國家。學者分析,「核保護傘」是共範圍掠闊、達到嚇驚效果,也是欲避免核武勢力閣再湠開。(這條新聞標題、導言是台語文。)
-
美軍火商團訪台談合製無人機與彈藥 學者:盼打進美供應鏈
|政治由美國太平洋陸戰隊退役司令魯德、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率領的25家美國軍火商代表團訪台,商討聯合生產無人機與彈藥,將拜會中科院、資安公司,與台灣無人機廠商開會。上午先是造訪國防院,明(3)日將出席國防產業論壇,學者分析,台美雙方將就無人機、精準彈藥交換意見,台灣具備優異的無人機產業量能,要積極爭取加入美國軍工供應鏈。
-
個資外洩頻傳 兒少上網時間成長7倍成隱憂
|社會個資外洩頻傳,進而衍生各式詐騙。在台灣,兒少更是網路詐欺的主要受害者,應如何保障兒少資安?上午一場公聽會中,有專家學者建議,除了加重罰責,從源頭打擊,也要從學校去強化相關教育。
-
海軍新一代輕型防空巡防艦 交艦時間延後
|政治中共加大擾台軍事力道,在台海建立「新常態」,海軍為了應對共軍輕型護衛艦威脅,籌建兩艘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分為防空型跟反潛型,原本防空型的艦艇規劃在2025年7月交艦,但兩艘都改為2026年10月才交艦。學者建議,延後濟陽級巡防艦除役時間、協調海巡署艦艇加入監控任務,或跟美方採購除役艦艇度過交艦的空窗期。
-
共軍續侵擾我海空 越台海中線是否常態化受矚
|兩岸中國在我國周邊海域的7個演習區域,都已經過了當初公布的時間,不過據了解,目前還是有軍機軍艦在我國周邊侵擾。另外各界也關注,中國軍力未來跨過海峽中線的行為是否會常態化?有學者分析,這攸關是否構成美國所說的「改變台海現狀」,還要觀察未來發展。
-
中共認知作戰改為「負面情緒動員」 學者:製造假新聞分化民眾
|兩岸中國對台認知作戰模式多元,中研院跟國防院研究分析,發現中國一改過去用正面宣傳方式。隨著美中貿易戰、疫情延燒,已逐漸轉為「負面情緒的動員」,製造假新聞。學者指出,中國反過來利用台灣多元民主的聲音,散佈質疑政府的言論,分化民心。
-
俄烏戰事借鑑 美助卿:台發展不對稱戰力可行
|政治中國軍事動作不斷,美國官員認為根據俄烏戰爭經驗,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還有人民的決心,可以抵抗鄰國入侵。國防部政戰局近期專文解析也提到,俄國訓練與士氣不足,導致戰事膠著,可作為借鏡,國軍將強化實戰化訓練。
-
環太平洋軍演 防院:為嚇阻中國美方可能加速軍援
|政治全球規模最大的RIMPAC環太平洋軍演正在海上演習階段,國防院透過報告分析印太局勢,認為美國為了保持對中國的嚇阻能力,可能優先加速、加大軍事援助,提升西太盟友即戰力。學者指出,從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洛發言,提到這次軍演針對中共2027年可能犯台,分析美軍戰略部署採跳島戰略,一旦出現突發狀況,能及時投入兵力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