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價格
-
核三公投發表5/童子賢指台灣經濟發展需要核電 莊瑞雄批公投草率未聽地方聲音
|政治核三公投發表會最終場由正方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反方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出席,童子賢主張「核綠共存」,強調核電低碳、成本低且扮演產業競爭力關鍵。莊瑞雄則以地方憂心核安為出發點,指恆春已為台灣奉獻40年,且全世界無重啟核電廠先例,批評公投草率且未聽取地方聲音。
-
川普關稅成本部分轉嫁美消費者 外媒:6領域產品將漲價
|全球美國在8月1日大限之前,宣布台灣關稅20%,也在日前接連敲定日韓、歐盟等多個重要夥伴的關稅貿易協議,各國紛紛讓步低頭,川普對於豐厚的關稅收入相當得意,認為將讓美國再次富有。不過關稅的迴力鏢也會傷到人民的荷包,大型零售與製造商坦言,多出來的成本必須轉嫁給消費者,企業囤積的原料與商品庫存一旦用完,最快今年第4季,就會有更多東西漲價。
-
牛比人多的日本小鎮 發展太空港航向宇宙【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北海道太空港(HOSPO)從40年前開始建置,基地的所在地大樹町是以畜牧業及漁業為大宗。居民形容,大樹町是牛比人多的小鎮,看似與太空關聯不大,但其實已經有業者跨域合作,將乳牛的排泄物轉化成火箭發射的燃料。大樹町也竭力連結太空產業,從飲料販賣機、飯店、國道休息站等都有「宇宙」的元素。在地企業希望透過太空港這項產業亮點,為小鎮帶來更多人才跟人流,一同享受發展紅利。
-
日重啟暫停14年核電廠地質調查 311後首次評估建新反應爐
|全球日本關西電力公司昨(22)日宣布,將恢復福井縣美濱核電廠的地質勘測等工作,用以評估新建核反應爐的可能性,這項計畫原本於2010年底即已啟動,但隔年因311強震釀成福島核災而暫停14年。日媒報導,這也是日本自福島核災後,首次有電力公司對新建核電機組採取具體行動。
-
德國總理梅爾茨2輪投票才當選 外媒分析聯合執政聯盟內部分歧
|全球德國聯邦議會6日舉行總理選舉,由基督教民主聯盟黨魁梅爾茨當選。但梅爾茨卻沒有在第1輪投票中獲得過半選票,而是直到第2輪投票才以325票當選,開局的失利相當尷尬,也讓梅爾茨成了德國憲政史上第一位無法在首輪投票順利當選的總理。
-
歐洲多國依賴俄羅斯天然氣 歐盟欲制裁俄國卻難禁
|全球伊比利半島日前出現不明原因的大範圍停電,而其他歐洲國家則長期面臨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歐盟最近又草擬對俄羅斯第17波的經濟制裁,原本包括全面禁止會員國進口俄國液化天然氣,但在德法兩大經濟體的抗拒,以及替代來源不確定之下,被迫作罷。
-
歐盟宣布再武裝計畫 外媒:可藉機提高軍工產能
|全球歐洲重工業近期面臨美國關稅上調,以及中國廉價產品競爭衝擊;同時,歐盟推動再武裝計畫,也遭遇軍工產能不足和預算排擠難題。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分析指出,軍工產業高度依賴鋼鐵與金屬,歐盟可趁機擴大軍工產能,不僅解決防衛需求,也有助提振本地鋼鐵與金屬產業,一舉多得。
-
德準總理梅爾茨完成組閣 極右另類選擇黨未進入協商
|全球德國準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宣布完成組閣談判,將會由中間偏右的基民盟、基社盟和中間偏左的社民黨共同組成「黑紅聯盟」。而面對經濟疲軟、國防威脅升高與川普(Donald Trump)造成的不確定性,梅爾茨表示德國已經走上正軌,可以面對各種挑戰。
-
澳洲5/3舉行國會大選 選民關切物價與住房議題
|全球施政滿意度欠佳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28日宣布將在5月3日舉行國會大選。民調顯示,物價與住房是選民最關心的議題,右翼保守的自由國家聯盟與執政工黨支持率在伯仲之間,預料無黨籍議員與小黨將成為決定新政府的造王者。
-
川普能源政策轉彎力推化石燃料 學者:台灣需確保能源穩定多元
|全球川普上任後宣布進入國家能源緊急狀態,將以行政命令促進美國開採石油和天然氣。這對高度仰賴能源進口的台灣是利還是弊?公視新聞專訪美國華府智庫學者,剖析一旦台灣面臨中國封鎖導致能源供應被切斷,可能有哪些影響,又有什麼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