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成本部分轉嫁美消費者 外媒:6領域產品將漲價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2.7%,高於市場預期,顯示川普政府關稅政策上路以來,成本已經逐步轉嫁到消費身上,柴米油鹽生活必須,樣樣都受到壓力。
肉舖業者李奧納德表示,「我稱它是摩登原始人切法,是上等肋排,大家都想烤起來吧。」

今(2025)年夏天,愛開烤肉趴的美國人要多花一點錢,因為牛肉價格年年漲,已經攀升到歷史新高。今年6月份生牛排漲價8%、牛絞肉漲價10%,主要原因是乾旱導致飼料不足,牧場紛紛減產,肉牛數量達到75年來的新低。
川普雖然要求各國開放美牛進口,美國實際上卻仍然需要大量進口澳洲與巴西的瘦肉,添加在美牛絞肉中,才能調配出完美的脂肪比例。關稅一來,讓進口牛肉以及牛絞肉做的漢堡,都難逃漲價。
消費者費雷拉說道,「如果你愛吃肉,我想你還是會買的,對吧?」
吃肉變貴,任何料理都少不了的配菜——番茄也一樣,美國4成生鮮番茄仰賴進口,其中9成來自墨西哥,川普這個月卻對墨西哥番茄課徵了17%的反傾銷關稅,理由是保護美國的番茄農,但這可能導致國內零售價格上升1成。
紐約番茄盤商尤索夫認為,「番茄關稅是不實際的,因為美國沒有多少人種多個品種的番茄,而且這裡的勞工費用太高,沒辦法把事情做好。」

加州這家咖啡豆烘焙店主要原料來自巴西,因為巴西豆價格與品質穩定,可以作為大多數混合咖啡的基底。美國本土生產的咖啡豆還不到市場規模的1%,巴西進口咖啡佔比則達到三分之一,去年由於氣候因素產量減少,價格已經上漲7成。
川普因為政治因素,這週簽署行政命令,對巴西課徵50%進口關稅,全美從小咖啡館到大型連鎖店,都難逃衝擊。
加州咖啡店老闆金納德表示,「現在你已經看到咖啡價格上漲了,即使我們,也是必須將它轉嫁給我們的批發客戶。」

美國還有超過一半柳橙汁來自巴西,目前跟礦產、能源、化肥等數百個關鍵項目一起豁免了高關稅,但肉類、水果、咖啡都難逃懲罰,對巴西農民也是難以承受的打擊。
雖然川普政府宣稱,外國企業得自己吞下這些關稅,但一定成本仍然會或在美國企業與消費者頭上。今年美國股市在科技股推動下,飆上歷史新高,但消費品與食品類股,從4月2日關稅解放日以來烏雲罩頂。
生活用品巨頭寶僑跟食品大廠雀巢,股價下跌2成,寶僑從7月起調漲美國市場上四分之一產品價格。零售業者也相繼宣布漲價,汽車等多種產業調降獲利展望,路透社預測,全年損失將達71億美元到83億美元。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美國消費者將在6大領域面臨關稅帶動的漲價,包括中國及東南亞製造的衣服鞋子、高度仰賴進口的咖啡等農產品、鋼鋁關稅影響的房價與車價,還有歐盟的烈酒葡萄酒,以及加拿大墨西哥等關稅摩擦國家進口的能源價格。
儘管如此,目前美國物價漲幅仍在低檔,這是因為許多企業在協商緩衝期間,加緊進口更多商品與原料。專家預測,企業囤積的商品賣完,今年第4季或明年第1季,漲價就會更有感。
聯準會考量未來通膨風險,這週連續第5次宣布利率按兵不動,沒有屈服於川普的降息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