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歐盟宣布再武裝計畫 外媒:可藉機提高軍工產能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歐洲重工業近期面臨美國關稅上調,以及中國廉價產品競爭衝擊;同時,歐盟推動再武裝計畫,也遭遇軍工產能不足和預算排擠難題。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分析指出,軍工產業高度依賴鋼鐵與金屬,歐盟可趁機擴大軍工產能,不僅解決防衛需求,也有助提振本地鋼鐵與金屬產業,一舉多得。

北約組織的歐洲會員國在過去3年的俄烏戰爭期間,大量支援主力戰車、自走砲以及砲彈等武器給烏克蘭。但面對俄軍在數量上的絕對優勢,這些西方國家的武器難以扭轉戰局走向。

這些北約盟國也幾乎都是歐盟成員,執委會日前提出高達8000億歐元的再武裝計畫,除了部分成員國恢復徵兵制,更要提高歐洲軍備的自製率。一方面持續支援烏克蘭,一方面在減少依賴美國之下,因應歐盟眼中的俄羅斯威脅。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這個月1日說:「我們需要打造歐洲的共同計劃、共同採購,讓歐洲的防衛解決方案深度扎根,這是我們必須設定的目標。」

但後冷戰時代的歐盟,在各種內外因素下持續裁減國防預算,導致軍工產業產能跟著萎縮。隨之而來的,就是鋼鐵與金屬的境內需求不振。

《國防新聞周刊》指出,製造1輛主力戰車高品質鋼鐵的需求量是50到60噸;如果是自走砲更高達100噸;如果是現代化的戰機鋁合金的需求量是每1架要3噸。

也因此《國防新聞周刊》認為,歐洲可以趁著再武裝計畫的落實,振興境內的鋼鐵與金屬產業。目前歐盟除了鋼鐵的自給率達到90%,其他重要金屬的自製比例都偏低,例如鋁的自給率只有46%,也很重要的鎳,這個比例更低到25%。

歐盟產業策略執委塞如赫內今(2025)年3月19日說:「擺在眼前的選項很清楚,歐洲必須有鋼鐵產業。這是我們的歷史使命,歐盟起源於鋼鐵同盟。我們必須向鋼鐵業與金屬業勞工負責,我們的經濟不能沒有鋼鐵與金屬產業。」

然而,除了中國廉價產品搶占市場,近來還有美國川普政府祭出高關稅。同時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對俄羅斯推出一波波的制裁,阻止俄羅斯外銷。

石油與天然氣導致歐洲能源價格飆漲。同樣的鋼鐵與金屬產業,歐洲的天然氣成本是美國的5倍、電力成本則是3倍,更讓歐洲相關產業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歐盟產業策略執委塞如赫內3月19日說:「歐洲必須在全球鋼鐵業有一席之地,而不只是個鋼鐵產業的遊戲場,眼看著外國企業在這裡玩耍。」

不過要用擴張軍工產業來帶動鋼鐵與金屬生產,還有個重大的障礙要克服,就是歐盟各國政府在宣示再武裝的決心之餘,有多少能力把決心化為實際的預算。

路透社的分析認為,有了實際的武器研發與製造專案,業者才願意大幅擴張投資提升產能,整個過程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