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牛比人多的日本小鎮 發展太空港航向宇宙【獨立特派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北海道太空港(HOSPO)從40年前開始建置,基地的所在地大樹町是以畜牧業及漁業為大宗。居民形容,大樹町是牛比人多的小鎮,看似與太空關聯不大,但其實已經有業者跨域合作,將乳牛的排泄物轉化成火箭發射的燃料。大樹町也竭力連結太空產業,從飲料販賣機、飯店、國道休息站等都有「宇宙」的元素。在地企業希望透過太空港這項產業亮點,為小鎮帶來更多人才跟人流,一同享受發展紅利。
(圖1,牧場與化學公司、火箭公司合作,將乳牛排泄物轉化成火箭發射燃料。圖/獨立特派員)

 

糞尿成火箭燃料

開車進入北海道大樹町,路旁的招牌寫著「歡迎來到宇宙城鎮」,顯示小鎮全力發展太空港的決心。但實際上,大樹町是以畜牧業及漁業為大宗。

記者造訪大樹町規模最大的三榮(音譯)農場,老闆鈴木健生是第二代,父母從200頭乳牛開始,後與其他三間農場合作,成長至現在2800頭乳牛。

走進農場其中一個自動化擠乳室,乳牛自行走進機器裡,擠乳器自動套上乳頭擠乳,大約三分鐘後即可完成。一頭牛一天大約擠乳三次,一次乳量約12至15公斤,農場共有8台機器24小時運作,除去機器清潔時間,一台機器一天約可服務60頭乳牛。

除了牛乳外,機器也將乳牛的糞尿等排泄物集中推入地下管線,再輸送至發酵室產生沼氣。一方面沼氣的副產物拿來當土壤肥料,二方面用來發電。

鈴木健生指出,目前牧場有兩座沼氣發電廠,其中一座已開始發電,並賣給北海道電量公司。他舉例,發電廠一天的發電量大約可供應720個日本家庭一天用量。

另一座未完工的沼氣發電廠還無法發電,但已產生甲烷氣體,就由化學公司Air Water收購,收購後的甲烷會運到距離大樹町車程一小時的帶廣市工廠。

(圖2,化學公司Air Water收購氣體的車子直接連接管線至工廠進行處理。圖/獨立特派員)

Air Water綠色創新事業部主任阿部麻衣子解釋,這座工廠針對甲烷氣體進行處理,包括完全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分,再透過低溫液態氮容器進行熱交換,冷卻後將其液化,最後製成液化生物甲烷(LBM)。

乳牛吃的牧草中包含來自大氣的二氧化碳,因此製造出的生物甲烷屬於碳中和,比較友善環境。液化生物甲烷的濃度超過90%,目前其中一個用途是火箭發射的燃料。

「關於火箭的應用,目前雖然仍處實驗階段,但已經獲得了良好的成果,」阿部麻衣子以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公司為例,發射一枚火箭所需的液化生物甲烷為30噸,等於帶廣市工廠需全力運轉一個月。

目前需要克服的挑戰是成本較高及產量有限,阿部麻衣子指出,液態生物甲烷的製造過程受到季節溫度及技術研發的影響,再加上一般產業工廠也用不到高濃度的甲烷,因此,目前的能源價格高出傳統能源10倍以上。

 

活絡地方引擎

 

(圖3,大樹町人口在八十年間從一萬多人減少至約5400人左右,太空港可望成為活絡地方引擎的亮點產業。圖/獨立特派員)

 

鈴木健生從沒想過自己從小生長的大樹町會全力發展太空產業,更沒想到自己家的乳牛也能為此盡一份心力。

他回憶兒時,大樹町人口約為七千多人,目前下降至五千人左右,一起長大的同儕選擇就業方向時,大多會離開家向外出工作,「(人口減少與外移)這一點讓我感受很深。」

依大樹町公所統計數據顯示,1940年代人口約1萬人,1970年代跌破1萬來到8千8百人,最新數據2020年是5千4百人。少子化與人口減少的狀況正在全日本各地發生。

「當這些朋友同學偶爾返鄉時,我希望他們看到的不是一座變得寂寞的大樹町,而是充滿活力的。」鈴木健生的這份盼望部分寄託在有產業亮點的太空事業,「如果一座城市本身擁有太空產業會變得更有吸引力,讓人們聚集而來,我對此抱持非常大的期待。」

 

(圖4,晚成溫泉是大樹町在地企業,泉質含有豐富的碘,在日本相當珍貴稀少。圖/獨立特派員)

 

同樣期待太空港成為地方創生引擎的在地企業還有晚成溫泉,在此地經營半個世紀,從浴池就可眺望太平洋,「泉質含有豐沛的碘,含有量的比例在日本是很珍貴稀少的,」晚成溫泉董事田中健太介紹。

除了溫泉,還提供住宿、餐廳跟露營等服務,大樹町只有這一家溫泉,錯過了就得開車至少1小時才有其他溫泉店。

田中健太認為,太空港可算是大樹町近十年來的重大轉捩點,「活絡地方發展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們(生意)若有幸因此受惠那就更好了」。

 

打造宇宙小鎮

但日本人知道北海道有一個太空基地嗎?

記者在現場訪問兩位來泡溫泉跟露營的外地旅客:是否聽過北海道太空港?民眾皆表示「沒聽過」、「不知道」,但「好像有看到哪裡擺著太空梭的模型吧」。

(圖5,國道休息站-道之譯店內擺放琳瑯滿目的太空商品,從看的、用的到吃的都有,成了最佳宣傳宇宙小鎮的地方。圖/獨立特派員)

為了打響太空小鎮的名號人來人往的國道休息站-道之譯,成了第一線最佳宣傳基地。店內擺放約10公尺長的火箭,這是當地火箭公司Interstellar原本預計發射的火箭-MOMO7號初代模型,卻因引擎故障作罷,原本擺在倉庫,現在成了國道休息站中相當搶眼的展品。

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都跟太空有關聯,例如扭蛋、吊飾、衣服、餅乾,甚至還有「太空食品」,可在地震等緊急情況下食用;另外還有一款宇宙乳酸菌製的軟糖,該菌種曾經送上太空而得名。

針對商品開發,大樹町商工會國道休息站主任佐藤公亮受訪表示,有些是Interstellar公司自行設計、道之譯販售;有些是該企業無償借出標誌與火箭設計圖案,再由道之譯及在地業者共同開發商品並販售,「他們願意如此靈活地配合,是民間火箭公司的一大優勢」。除了疫情時期外,每年商品銷售持續成長約10%。

走進大樹町的飯店,櫃台旁的旅遊介紹,吃喝玩樂滿滿都跟太空有關聯。雖然遊客不一定清楚太空小鎮的名號,但其實太空港已對當地業者帶來一些正面影響。

(圖6,走進蒲公英居酒屋,店內處處擺放與空有關的紀念品跟照片,75歲的老闆青山利惠子相當支持太空產業發展。圖/獨立特派員)

 

記者造訪蒲公英居酒屋,75歲的老闆青山利惠子正忙著開店前的準備工作。21年前夫妻倆跟著嫁入大樹町的女兒一同定居在此,開了一間居酒屋,他觀察「(火箭要發射時)有從外地來的客人,在地的超商飯糰會銷售一空。」

環視店內,處處都擺放跟太空有關的紀念品跟照片,身著太空圖樣

上衣的青山利惠子一一向記者介紹,牆上有發射火箭的紀念T恤、相關太空的新聞剪報,他表示,每當火箭發射時,得空都會做些吃食去現場應援,當時發下來的車輛通行證也貼在牆上展示。

甚至入門處就貼著一張「挺進宇宙,歡迎jtSPACE來發射火箭」的牌子,另一處則貼著台灣火箭公司發射火箭的新聞剪報。

但火箭發射是否會對當地居民造成困擾呢?

青山利惠子表示,發射時會有噪音,但不會有震動什麼的。田中建太則認為,目前為止發射數量不多,不清楚會造成什麼影響。鈴木健生回應,聽過同業說牛隻聽到發射時的噪音會嚇到亂跑亂衝,但一陣子後似乎也習慣了。

 

太空觀光商機

 

(圖7,大樹町山海景色相當美麗,但比起北海道多處旅遊勝地,仍非外國觀光客赴日的首選。圖/獨立特派員)

 

火箭發射的當下震撼人心,碩大的太空基礎設施也讓人耳目一新。長期耕耘太空觀光行程的日本旅行觀察,北海道太空港1300公尺長的筆直跑道意外成為旅客最愛,「能夠親自走進這條跑道,實際體驗臨場感的機會其實非常少見,」而且很多日本人其實也不清楚北海道有太空港,親自看到這些發展,「旅客都覺得很難得、很開心」。

除了太空觀光項目,其實大樹町境內,不僅有綿延千里的田園風光,還有河谷風采,歷舟川從上游貫穿大樹町流向太平洋。走至沙灘會看到一整排的碉堡,這是二次大戰日軍為了避免美軍搶灘成功而建的,用水泥 木頭與石頭建成,歷經80年的風霜仍遺留在海灘上。

臨海的高原上,也有一千年前的原住民聚落遺跡。人文方面,開拓北海道十勝地區的先驅依田勉三的故居也在大樹町。

不過,大樹町沒有計程車跟大眾交通工具,必須開車才能抵達各處景點,點與點之間,車程至少要半小時左右。最近的帶廣機場也要驅車至少半小時,但台灣沒有直飛班機。

從大樹町到帶廣市則需1小時,到札幌市要3小時半左右,搭乘JR也需要2小時半,票價不斐。

有些景點因長久未整體而雜草叢生,部分景點大多只有一個介紹板子,不利於想深入了解的民眾。

以外國觀光客來說,北海道雖是日本知名旅遊勝地,但大樹町位處的東部卻不是一般觀光客會關注的選項。有些台灣出版的日本北海道旅遊攻略中,甚至跳過東部,僅介紹南、北、西的觀光景點。

在全力挺進太空的路上,仍保有小鎮原始風光的魅力,也有很多需要再努力克服的挑戰,大樹町的宇宙夢未完待續。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