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美國務院公布年度人權報告 揭中國施壓台企投放廣告自由
|社福人權美國國務院今(13)日公布各國2024年度人權報告,除指出中共施壓在中國有業務的台企、在媒體投放廣告的自由外,並提及台灣企業在勞工加班費與工時方面違規情況普遍、對外籍勞工保障不足,甚至部分農村仍有童婚現象。
-
《新聞議價法》送朝野協商 數發部提共同分潤平台機制
|生活討論許久的《媒體議價法》昨(6)日送朝野協商,包括台大、政大和師大的大傳學生今(7)日一起舉行記者會,他們表示不希望再看到新聞環境持續惡化,呼籲政府儘速訂定並且納入新聞基金,來確保媒體維持運作。
-
荷蘭亞裔辦同志驕傲月遊船 妮妃雅變裝驚豔當地媒體
|全球來自台灣的變裝皇后妮妃雅,參加阿姆斯特丹同志遊船,吸引荷蘭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報導及關注,而作為全球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雖然社會上普遍有多元開放的價值,但卻也隱藏著對亞裔的隱性或非隱性的歧視。
-
英媒稱「英國準備為台而戰」 專家:嚇阻訊號而非政治承諾
|政治澳洲、美國和英國主導的「護身軍刀」軍演在澳洲登場,英國不僅首次出動航空母艦操演,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John Healey)表示,台海戰事發生時,英國願意與澳洲並肩作戰。英國媒體隨後以「英國準備為台灣而戰」標題報導,引發廣泛關注 。對此,公視專訪英國智庫人士解讀,這番言論實際上反映的是嚇阻戰略下的外交訊號,而非正式的政治承諾。
-
川普視察聯準會工程 與鮑爾因維修費一度爭執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24日罕見造訪聯準會視察整修工程,他和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媒體鏡頭前因為整修費用產生摩擦,場面一度尷尬。川普隨後在受訪時再次呼籲降息,並說沒必要撤換鮑爾,相信他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
日參院自民公明聯盟支持率31% 右翼小黨提「日本優先」異軍突起
|全球日本將在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民調顯示,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執政聯盟,支持率為31%,不支持率高達53%,自民黨多數席次的優勢地位恐怕不保。而這場選舉另一個受到關注的焦點,是右翼小黨參政黨,針對移民、外國人提出「日本優先」的主張,引發其他政黨效法。自民黨甚至在選前5天成立新的專責行政機構,緩解民眾對近年外國人數量大符增加的擔憂。
-
政治、性別對立嚴重,南韓社會能否重新對話?【獨立特派員】
|社會南韓在經歷戒嚴的憲政危機後,迎來一場提前舉行的總統大選。這場選舉不僅揭示體制的沉痾與媒體的侷限,更加劇了性別與世代之間的對立。面對政治極化、經濟困境與青年就業危機等挑戰,南韓社會正走在一條尋求縫合與復原的道路上。
-
公務出訪攜妻同行 張廖萬堅澄清絕無公私不分
|生活教育部政次張廖萬堅6月底率團出訪帛琉,參加太平洋迷你運動會,但有週刊報導,他帶太太一起出訪,且全程享有公務員待遇。對此,張廖萬堅出面澄清,除了自己的機票,其他包括住宿、餐費、交通費都是完全自費,他強調自己非常坦蕩,如果所言不實,願意辭職。
-
政治黑手伸入媒體?南韓新聞自由現況為何?【獨立特派員】
|政治隨著2025年南韓總統尹錫悅遭國會彈劾並下台,媒體與政治的關係再度引發熱議。MBC與KBS,這兩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共電視台,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一家因堅守調查報導精神逆勢崛起,另一家則在政治干預下失去光環,體制弊病亦浮上檯面。這場政治與媒體間的角力,不僅是南韓現代史的重要篇章,也將決定未來公共媒體的發展方向。
-
南韓媒體MBC與政權針鋒相對 受閱聽眾歡迎訂閱量大增
|全球公視星期三晚間的「獨立特派員」節目,這幾周正在播出「南韓總統大選後、如何撫平社會分裂」,其中一個面向是政府與媒體的關係,而這個話題也經常在台灣引發熱烈討論,韓國經驗或許有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來看記者楊虔豪、羅盛達在首爾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