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代管
-
立院將排審《住宅法》 民團籲聚焦具共識關鍵條文
|政治《住宅法》即將排審,多個民間團體今(17)日聯合呼籲,本次修法有多個版本,應該優先聚焦具備共識的關鍵條文,除了強化資訊透明,也呼籲整合關鍵資料建立實用性高的平台,否則將流於形式。
-
北市社宅試辦冷氣「以租代買」 可分期付款卻遭疑比市價貴
|地方夏天天氣炎熱,冷氣是不少家庭必備家電,不過,台北市府興建的社宅卻大多都沒冷氣。北市都發局試辦以租代買模式,提供給有需求的住戶,用月繳分期方式分擔費用,在租約到期後,可取得冷氣所有權。不過有議員質疑,以租代買的費用,比市售購買冷氣及安裝還貴。北市都發局表示,會滾動式檢討。
-
立委促放寬社宅弱勢比例及標準 劉世芳:避免標籤化不宜調整
|社福人權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24)日審議《住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多位立委提案放寬社宅弱勢比例以及申請標準。不過內政部長劉世芳坦言,社會住宅應避免排擠社會資源分配與標籤化,且該法2023年剛修正,現在不宜再大幅修正,以維持法律安定。
-
新北近8.5萬戶符合首波租補 市府:若房東漲租賺差額可申訴
|生活為了減輕租屋族負擔,中央推行300億租金補貼政策,新北市也公布今(2025)年第1波租金補貼名單,符合資格有8萬4715戶。不過有房客認為,政府沒有嚴格審查房租價格,讓房東賺走差價;新北市府表示,房東若要求漲租,房客可向消保官申訴,不改正者可以依《消保法》處罰。
-
高雄高齡租屋屢碰壁 民代指許多長者被迫蝸居
|社福人權高雄有民代實測長輩租屋,發現光用電話詢問就有很多房東表態拒租,也發現年長者很多因租不到房子,將就入住環境、衛生較差的蝸居。高雄市老年人口已突破53萬人,佔全市總人口數19.7%,也發現有超過3萬以上的租屋長輩,也讓民代呼籲市府想辦法因應。
-
租金補貼編列預算高於社宅經費 立委質疑無助落實居住正義
|政治賴清德總統訂下2032年「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包含直接興建社宅25萬戶、包租代管25萬戶、租金補貼50萬戶。不過國民黨立委指出,今(2024)年底前租金補貼目標提升到75萬戶,明(2025)年預算更編列達335億元;且2022年至2024年的租金補貼編列468億元,比興建社宅的工程款454億元還多,質疑是本末倒置。
-
內政部居住正義3政策 帶頭興建社宅盼冷卻房價
|生活高房價問題難解,連帶影響民眾住的權益,內政部繼續從強化蓋社宅、包租代管、租金補貼3方面下手,不只社宅要從興建工法等層面降低成本,希望由政府起頭讓房價有機會冷卻,明(2025)年也將擴大租金補貼到75萬戶,內政部今(29)日就首度公布全國278個行政區租金統計,台北市以松山區和內湖區最高。內政部也將加強查緝租金補貼溢領和詐領情況。
-
台積電設廠助攻,高雄房價節節攀升【獨立特派員】
|產經高雄市最近幾年,先是台積電宣布設廠,加上科技產業園區布局,吸引人口遷入、房價節節上升。還有新青安貸款政策助長,使得房價漲幅驚人。但除了人口遷移的購屋需求,大批的投機客湧入高雄,已經形成政府不得不介入的情勢。而除了追逐房價之外,高雄的年輕人還有其他安居的選擇嗎?
-
租金補貼方案拍板延長至2026 政院加碼提升名額至75萬戶
|生活今(15)日上午,行政院拍板延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至2026年,預計可將租金補貼目標從目前預定的50萬戶,再加碼提升至75萬戶。此外根據內政部統計,申請租屋補貼的民眾有8成位於六都,其中又以台中市比例最高,佔所有租戶的20%;年齡部分則以18歲到39歲佔總核定戶數多數,共佔比超過6成。
-
桃園社宅4千戶候補8千人 民眾一屋難求苦等最久1年
|地方社宅一屋難求,桃園4千戶候補8千人,住宅發展處表示,多處社宅還在規畫或設計階段,到2030年會有超過1萬戶社宅。然而針對全台社宅普遍供不應求,崔媽媽基金會認為想要解決,政府要再強化社宅、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資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