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
-
年興紡織將關後龍廠 逾500本國勞工面臨資遣
|產經上市公司年興紡織宣布將關閉苗栗後龍廠,公司表示後龍廠今年已虧損2.2億元,因為招工困難,加上原料棉花漲價、通膨訂單萎縮,才決議關廠停損,超過500名本國籍勞工恐將被資遣。今(22)日下午苗栗縣府勞青處協同勞動部前往廠房了解,強調尚未收到大量解僱計畫書,已要求年興依《勞基法》妥善處理維護勞工權益。
-
紡織大國付環境代價 巴基斯坦犧牲水及空氣品質
|全球巴基斯坦是全球重要紡織大國,紡織工業是國內的重要產業,占GDP 8.5%。但紡織業同時也是個高度汙染且相當不透明的產業,現在已經為當地帶來水汙染的問題,工廠使用燃煤發電,廢棄進入大氣中影響空氣品質。
-
中國紡織品回收率僅15% 快時尚產業年棄2600萬噸衣物
|全球中國的快時尚產業盛行以低廉的價格行銷全球,但在成衣業逐漸致力於回收服飾並重新循環利用的同時,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消費國,每年的紡織品回收率卻只有15%,年年都會丟棄超過2600萬噸的衣服。
-
快時尚每年棄衣430萬噸 歐盟草案:生產者預付廢管費
|全球快時尚衣服售價便宜,材質較不耐用,很多穿過幾次就會丟棄。歐洲每人每年平均丟掉12公斤的衣服和鞋子。歐盟提出草案,要求生產者預付廢棄管理費,每件T恤約0.12歐元,大約台幣4元,費用會跟著回收與處理的難易程度增加。
-
快時尚每年棄衣430萬噸 歐盟草案:生產者預付廢管費
|全球快時尚衣服售價便宜,材質較不耐用,很多穿過幾次就會丟棄。歐洲每人每年平均丟掉12公斤的衣服和鞋子。歐盟提出草案,要求生產者預付廢棄管理費,每件T恤約0.12歐元,大約台幣4元,費用會跟著回收與處理的難易程度增加。
-
賴索托遭美課徵50%對等關稅 學者:衝擊紡織與服裝業
|全球亞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過去30年以低廉的勞動力為美國市場提供平價的民生消費用品,如今卻成了川普(Donald Trump)口中搶了美國人工作權的競爭對手。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如中國、越南、孟加拉、柬埔寨出現停工、停產效應。像是非洲的賴索托,它是美國知名牛仔褲品牌的生產重鎮,輸美商品占了GDP一成以上,一旦被川普課徵最重的50%關稅,形同經濟被判了死刑。
-
你穿的衣服是什麼紗?|寶特瓶不夠了,穿鳳梨嗎?【我們的島】
|生活各行各業都想把材料循環再利用,紡織業也是。以往寶特瓶回收抽紗再利用,是紡織再生料的大宗,隨著各大飲料廠紛紛宣布要回收自己的瓶子,紡織品再生料的來源將嚴重缺乏,那,要拿什麼來做衣服呢?
-
從開發到被拒絕的口罩回收之路 揭櫫環保理念為何仍難行?
|環境在2050淨零排放的願景下,「把產品做得更環保」似乎已成為了全球趨勢。擔憂一次性口罩有朝一日也會因不環保而遭淘汰的陳勇志,著手開發可回收的單一材質口罩,想不到不只在開發上遇到難關,就連想推行、建置回收系統都碰壁。
-
紡織業占全球碳排10% 台舊衣回收技術待克服
|產經紡織業為高耗能工業之一,占全球碳排放總量10%。台灣每年產生71萬公噸紡織纖維廢棄物,約有三分之一是消費後產生、近9成進入掩埋或焚燒。環保署希望推動舊衣回收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回收業者認同這是未來趨勢,但也坦言仍有技術問題需要克服。
-
市售口罩抽驗 3件外層鉛含量6-11mg
|消基會去年12月到雙北市大賣場、連鎖藥妝店及電商平台購買20件口罩樣品,結果在重金屬測試,有3件樣品外層鉛含量6到11毫克。消基會呼籲政府應將口罩材質的安全標準、納入管理並制定國家檢驗標準,政府應該要比紡織品規範更嚴格,才能讓民眾用的安心。 疫情期間,口罩成為民眾民眾的基本配備,日前消基會於雙北大賣場、連鎖藥妝及電商平台購買19件醫療用口罩及1件一般拋棄式口罩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南六、美德及丰荷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