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
-
美將停止22項mRNA疫苗研發 專家憂危及公共衛生安全
|全球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5日宣布,將會停止生物醫學研究部門的22項mRNA疫苗研發項目,並且對這個曾經協助結束新冠病毒疫情還救了數百萬人生命的技術,提出安全性疑慮。這引發了民眾抗議以及專家憂心,認為政府做出了危險的公共衛生決策。
-
2018年火災毀9成文物 巴西國家博物館重建開放參觀
|全球2018年有200年歷史的巴西國家博物館被大火焚毀,2000萬件典藏文物超過9成受損。博物館重建工作歷經新冠疫情耽擱,終於在日前完成大部份的工程,並在7月初開放部分參觀。
-
10月起新冠疫苗不再全民免費 將優先提供10類高風險民眾
|生活疾管署宣布調整新冠疫苗施打政策,自今(2025)年秋冬起,公費新冠疫苗不再是全民施打,改為優先提供給65歲以上十大類優先民眾,若有剩餘才會再開放全民施打,主要考量目前新冠確診以輕症為主,國際間的接種建議也多由「普遍接種」調整為「風險族群導向」。
-
每5人有1人為新冠高風險族群 醫:洗腎者染疫死亡率高10倍
|生活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估,疫情高峰將落在6月底、7月初。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今(5)日表示,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是新冠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孕婦等,尤其洗腎患者感染新冠的死亡率將高於一般人10倍,呼籲民眾出現症狀就要篩檢、儘速就醫。而疾管署也宣布,6月11日起,65歲以上等3類新冠高風險族群,第2劑疫苗接種時間間隔縮短為2個月,預估符合資格者約有76萬人。
-
汽車衝撞利物浦奪冠遊行 47人受傷、初步排除恐攻
|全球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冠軍隊利物浦遊街慶祝卻發生憾事,球隊26日在利物浦市中心遊行過程中,一輛汽車衝撞路旁球迷,造成包含4名兒童在內47人受傷,其中27人送醫、2人傷勢嚴重。53歲英國白人犯嫌遭逮捕,警方初步排除恐怖主義活動。
-
新冠就診、重症人數創單週新高 疾管署估6月中下旬達最高峰
|生活新冠疫情快速升溫,疾管署公布上週全台新冠就診達1.9萬人次,激增88%,另外新增93例重症和4例死亡,就診與重症個案雙雙創今(2025)年單週新高紀錄,預估6月中下旬會達到最高峰,單週最多約有6.5萬人次就醫。疾管署提醒,由於近期流行變異株轉換,免疫逃脫較強,疫情可能會持續到7月底,就連10個月大的嬰兒也中鏢,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
世衛大會日內瓦登場 預期將通過《大流行病協定》
|全球世界衛生大會19日在日內瓦登場,高度受矚目的《大流行病協定》預料將於大會中過關。這項協定主要內容為改善全球應對大流行疾病的監控跟疫苗的取得,免得以後再有類似新冠病毒疫情時亂無章法的因應,以及國際秩序混亂的情況出現。
-
「鑽石公主號」疫情改編電影 《前線》揭日醫護被歧視遭遇
|全球2020年「鑽石公主號」郵輪爆發新冠疫情。當時日本政府出動災害派遣醫療小組,登船處理防控疫情,但醫療小組除了要對抗疫病,還得承受外界恐懼、歧視的眼光,就連家人都遭到牽連。整個防疫過程與故事現在改編成電影《前線》,6月將在日本上映。
-
英研發可常溫保存疫苗包裝 解決冷鏈運輸限制
|全球幾年前新冠疫情橫掃全球,許多貧窮國家因為沒有冷鏈運輸的基礎設施,導致人民沒有疫苗可用,而有疫苗的國家也因為疫苗很快過期,必須拋棄造成浪費。英國有業者改變疫苗的包裝方式,讓疫苗變成可以在常溫下保存的狀態。
-
境外移入麻疹、瘧疾創近年新高 6旬男非洲旅遊染「惡性瘧」
|生活新冠疫情雖然處於低點,但併發症及死亡風險仍持續,不排除夏天還有一波流行,疾管署宣布,今(8)日起開放65歲以上長者等3類對象,接種新冠JN.1疫苗第2劑,衛福部長邱泰源也親自挽袖帶頭接種。另外近期出現報復性旅遊熱潮,境外移入麻疹及瘧疾都再創新高,其中一名60多歲男性到非洲旅遊感染瘧疾,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