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起新冠疫苗不再全民免費 將優先提供10類高風險民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疾管署宣布調整新冠疫苗施打政策,自今(2025)年秋冬起,公費新冠疫苗不再是全民施打,改為優先提供給65歲以上十大類優先民眾,若有剩餘才會再開放全民施打,主要考量目前新冠確診以輕症為主,國際間的接種建議也多由「普遍接種」調整為「風險族群導向」。
10月起新冠疫苗接種不再是全民公費,衛福部宣布,專家會議已在6月12日正式通過決議,今年秋冬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調整為10類的高風險對象,包含長者、安養或長照機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孕婦、高風險對象、醫事人員和托育人員以及幼兒等。6歲到49歲健康民眾,可諮詢醫師依據個別狀況,決定是否施打自費新冠疫苗。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世界衛生組織還有歐洲、英國、日本、韓國等等這些國家,都已經陸陸續續調整為,就是說以風險族群來作為接種策略,這樣一個導向的調整。」
疾管署表示,限縮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主要考量國際間接種最新趨勢,且目前國內新冠肺炎也不再是國人十大死因,因此比照公費流感疫苗,以風險族群為公費接種對象。第一線醫師指出,確實在臨床上,6到49歲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多以輕症為主。
診所醫師羅源彰說明,「我們最近目前很多新冠的病患,已經都是這塊的人在中,發燒比例可能只有3成,打疫苗跟不打疫苗帶來的效益沒有那麼大的時候,就不會全面都施打。」
疾管署表示,因應秋冬防疫需求及新冠病毒變異快速,今年我國秋冬新冠疫苗以LP.8.1疫苗為優先選擇,也會儲備不同製程之JN.1疫苗,供不適合接種mRNA疫苗者接種。至於,目前使用的莫德納JN.1疫苗會持續提供給滿6個月以上全民接種直到9月底。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