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進口
-
對等關稅衝擊台灣農業!開放市場又存在哪些隱憂?【獨立特派員】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8月29日遭聯邦上訴法院判決違法,但暫時可維持至10月14日,等待最高法院審理。該政策自8月7日起實施,暫時性稅率為20%,再疊加既有關稅,已對台灣農產品出口造成明顯影響。產值最高的蝴蝶蘭訂單下滑15%,台灣鯛收購價下跌三成。同時美方強烈要求農產品進口零關稅,進一步衝擊台灣稻米、雞肉等產業。台美農產品貿易長期逆差,2024年台灣進口美國農產品金額達38億美元,出口僅9億美元。產學界憂心,若農產品市場成為談判籌碼,將危及糧食安全,對本土農業帶來嚴重打擊。
-
花蓮文旦通過檢驗可銷中國 10台斤價格漲近百元
|生活花蓮瑞穗鄉文旦3年前因蟲檢與藥檢問題被中國政府停止進口,為了解決外銷問題,花蓮縣府這幾年努力做田間整改輔導,今(2025)年終於通過檢驗可以開放進口。
-
暫時性關稅8月上路 台灣銷美農產品已受影響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被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判決違法,目前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但是從8月7日開始實施的「暫時性稅率」,已經對台灣外銷美國的農產品造成衝擊;另外,美方如果強力要求美國農產品輸入台灣零關稅,勢必將為本土產業帶來更大的威脅。
-
-
澎湖老魚灶的新風貌|燒陶創造藝術新價值【我們的島】
|澎湖過去有許多魚灶,烹煮魚類利於保存。隨著歷史過往,魚灶漸漸沒落,甚至不斷崩壞消失。兩位藝術家在澎湖,運用魚灶燒陶,創作陶藝作品,開創魚灶的再利用。
-
生技公司與農民契作日品種米 估今年可銷日2700公噸
|產經近期日本因氣候與人口老化、政策等因素,導致出現米荒而價格上漲,讓日本政府開放稻米進口因應。而國內有生物科技公司,就與中部縣市農民選擇契作日本品種稻米300公頃,並導入減少化學藥劑、肥料提升稻米品質,預估今(2025)年就能出口2700公噸契作白米,幫助國內農民增加收益。
-
日本青年離鄉移居福島 種奇異果助反轉核災陰霾
|全球日本311核災發生超過14年,福島農產品近年來逐漸重獲國際信任,陸續開放進口。在福島縣的大熊町,1位來自大阪的青年因為愛上當地盛產的奇異果,決定移居到此。他選擇在這片曾飽受創傷的土地種下希望,期盼能透過奇異果的香甜,為大熊町帶來新的生機與未來。
-
遭環團點名減碳績效差 台塑化:未來盼開發低碳產品
|環境台塑石化今(29)日舉行股東會,環團點名它的碳排放量位居全台工業之首,但氣候績效不佳,有3大不及格,包括減碳目標不符合國際要求等。台塑化表示,113年環境比較艱困,合併稅前損益比前一年減少73.4%,隨著碳費上路會面臨營運成本提高,未來希望開發低碳產品。
-
開放進口日本全齡牛肉 食藥署:基於科學分析決定
|生活台灣先前已開放美國、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衛福部食藥署昨(22)日發布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即日起取消30個月齡以下牛肉產品的限制,台灣正式解禁日本全齡牛肉,全面開放進口。
-
憂進口稻米零關稅 農民籲關稅談判勿犧牲國內產業
|生活目前台美關稅正在談判中,傳言進口稻米有可能零關稅叩關,儘管農業部長陳駿季昨(19)日在立法院表示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不過還是有來自各地的農民,在520當天來到立法院抗議美國川普政府把台灣當成殖民地,要求政府關稅談判不可犧牲國內產業與人民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