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進口
-
澎湖老魚灶的新風貌|燒陶創造藝術新價值【我們的島】
|澎湖過去有許多魚灶,烹煮魚類利於保存。隨著歷史過往,魚灶漸漸沒落,甚至不斷崩壞消失。兩位藝術家在澎湖,運用魚灶燒陶,創作陶藝作品,開創魚灶的再利用。
-
生技公司與農民契作日品種米 估今年可銷日2700公噸
|產經近期日本因氣候與人口老化、政策等因素,導致出現米荒而價格上漲,讓日本政府開放稻米進口因應。而國內有生物科技公司,就與中部縣市農民選擇契作日本品種稻米300公頃,並導入減少化學藥劑、肥料提升稻米品質,預估今(2025)年就能出口2700公噸契作白米,幫助國內農民增加收益。
-
日本青年離鄉移居福島 種奇異果助反轉核災陰霾
|全球日本311核災發生超過14年,福島農產品近年來逐漸重獲國際信任,陸續開放進口。在福島縣的大熊町,1位來自大阪的青年因為愛上當地盛產的奇異果,決定移居到此。他選擇在這片曾飽受創傷的土地種下希望,期盼能透過奇異果的香甜,為大熊町帶來新的生機與未來。
-
遭環團點名減碳績效差 台塑化:未來盼開發低碳產品
|環境台塑石化今(29)日舉行股東會,環團點名它的碳排放量位居全台工業之首,但氣候績效不佳,有3大不及格,包括減碳目標不符合國際要求等。台塑化表示,113年環境比較艱困,合併稅前損益比前一年減少73.4%,隨著碳費上路會面臨營運成本提高,未來希望開發低碳產品。
-
開放進口日本全齡牛肉 食藥署:基於科學分析決定
|生活台灣先前已開放美國、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衛福部食藥署昨(22)日發布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即日起取消30個月齡以下牛肉產品的限制,台灣正式解禁日本全齡牛肉,全面開放進口。
-
憂進口稻米零關稅 農民籲關稅談判勿犧牲國內產業
|生活目前台美關稅正在談判中,傳言進口稻米有可能零關稅叩關,儘管農業部長陳駿季昨(19)日在立法院表示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不過還是有來自各地的農民,在520當天來到立法院抗議美國川普政府把台灣當成殖民地,要求政府關稅談判不可犧牲國內產業與人民食安。
-
對澳洲進口豬肉 頭擺驗著瘦肉精引起議論
|臺灣2021年開放"萊豬"進口,今年4月底有驗著澳洲來的豬肉有含萊克多巴胺,因為無超標,所以會當通過。消基會認為,應公布這批進口肉是送去佗。食藥署表示,會評估風險,繼續調整查驗的方式。(本則新聞標題、前言皆為台文)
-
澳洲進口豬首度檢出萊劑 食藥署:因未超標予以放行
|生活台灣2021年開放萊豬進口以來,4月底檢出有澳洲進口豬肉含有萊克多巴胺,雖然沒有超標,依法放行。對此,消基會認為,應公布該批進口肉品流向;專家則建議政府,增加檢驗強度,讓民眾安心。食藥署表示,則以文字回應,強調這批澳洲進口冷凍豬腳符合萊劑殘留容許量,予以放行,也強調會持續依據風險,滾動調整查驗方式。
-
韓禁攜帶日EVE止痛藥入境 台灣也未開放進口
|生活台灣有不少民眾到日本旅遊會購買止痛藥EVE,不過南韓4月開始將EVE列為管制藥品,禁止民眾攜帶入境。國內藥師提醒,EVE止痛藥含有「丙烯異丙乙酸尿」成分,會影響人類中樞神經系統,有高度依賴和成癮性,台灣也未開放進口。
-
食藥署預告福島5縣食品管制解禁 消基會持反對意見
|生活衛福部食藥署昨(23)日預告,將全面解除日本福島5縣食品輸入管制,也就是原本「野生鳥獸肉」、「菇類」及「漉油菜」等禁止品項,未來只要檢附雙證明,加上邊境逐批檢驗就可輸入來台。食藥署強調,草案修正預告期有60日,將蒐集各界意見,沒有預設立場也沒有期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