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暫時性關稅8月上路 台灣銷美農產品已受影響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被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判決違法,目前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但是從8月7日開始實施的「暫時性稅率」,已經對台灣外銷美國的農產品造成衝擊;另外,美方如果強力要求美國農產品輸入台灣零關稅,勢必將為本土產業帶來更大的威脅。

魚群在水面聚集搶食,一波波魚影竄出水面,經過長期改良,台灣鯛肉質細緻、高蛋白且低脂,是台灣四大外銷旗艦產品之一,主要養殖地在台南、嘉義,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魚的收購價和去(2024)年相比已經跌了3成。

嘉義縣布袋養殖戶周保亨表示,「價錢很差,比去年差了10幾元,我這些魚已經很大條了。」

台灣對美的農產貿易其實進口遠高於出口,2024年台灣自美進口農產品38億美元,出口9億美元,貿易逆差超過4倍;光美牛1年就進了7億美元,養殖漁業本就看天吃飯,如今又受關稅魚池之殃,儘管魚價下跌,忍痛還是得出貨。

嘉義縣布袋養殖戶周保亨說,「現在價格在跌,我沒有賣,我就是養到越大條越沒有人買,都在吃飼料,1個月的飼料錢10、20萬,像我這個小規模,那些出口商、盤商就抓住漁民這一點,看你這一點,大刀就砍下去了。」

然而,不只出口面臨挑戰,川普拿關稅當武器,最大目的是要逼各國對美全面開放進口,除了稻米可能被要求擴大進口配額,在美國強力要求進口零關稅的壓力下,國產雞也飽受威脅。現今美國雞已占台灣消費市場35%,主要為雞腿、雞翅,即使現在有20%進口關稅,價格還是比台灣便宜。

台大農經系系主任陳郁蕙指出,「這個棒棒腿跟雞翅,它占整個雞肉消費量大概54%,所以其實它比例真的滿高,那這個進口的腿翅,大概100%是從美國來的。」

川普關稅被日本首相石破茂以國難形容所面臨的處境。台美談判尚未結束,該如何善用籌碼爭取最大利益,以及將危機轉契機,對台灣來說是難關更是考驗。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