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公司與農民契作日品種米 估今年可銷日2700公噸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期日本因氣候與人口老化、政策等因素,導致出現米荒而價格上漲,讓日本政府開放稻米進口因應。而國內有生物科技公司,就與中部縣市農民選擇契作日本品種稻米300公頃,並導入減少化學藥劑、肥料提升稻米品質,預估今(2025)年就能出口2700公噸契作白米,幫助國內農民增加收益。
割稻機在田間來回收成,這些稻米都是雲林農民與生物科技公司契作,選擇日本品種稻米種植,並導入減少使用化學農藥、肥料以提升品質,未來再經乾燥和包裝就會出口到日本。
雲林農民李培廉說道,「要驗土、驗水,再來配合他們公司用有機肥料來施作。」
雲林農民陳得淵則說:「稻穀價格能提高一些,我們就比較有多一點的收入。」
生物科技公司表示,因應日本缺米,從去(2024)年開始引進日本品種米來台灣種植,但去年還在試驗種植,一分地只能產出800到1000台斤,經栽種、肥培管理改良等,今年再與中南部縣市農民契作300公頃,一分地已能收成約1500台斤。
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張國庸說明,「土壤部分我們是有用有機肥下去,跟用微生物菌、木黴菌部分,去加強土壤病蟲害控制跟讓它開根。」
雲縣府農業處處長魏勝德表示,「因應這次日本缺米風波,我們也擴大到日本稻米輸出,未來我們希望與中央合作,持續擴大稻米輸出到日本跟世界各國的稻米政策。」
生物科技公司預估契作300公頃,能出口2700公噸白米到日本;而農業部則表示,往年台灣外銷日本每年平均3500公噸,但今年受日本缺米影響,外銷量能達1萬2000公噸,未來若長期走向契作,會有更多優質米銷往日本。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