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災將屆滿12周年,對於核廢水將會在今年的春季到夏季排放入海的問題,福島縣知事強調,會敦促中央政府做好對策,避免福島再次受到負面觀感評價打擊。當地農民也決定轉型,把種植的稻米製成低碳排的塑膠容器和餐具,開創新商機。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排海工程在4日正式動工,工程人員已著手挖掘隧道,將視天候條件排放核廢水入海,最晚會在明年夏天啟動。但除了日本民眾,鄰國韓國也持續抗議,認為安全性仍有很大疑慮。
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在18日抵達日本和日本的經濟產業大臣會談,更將前往福島,針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計畫進行評估和結論。而在同一天,日本核監管機構,也批准了在2023年春天要開始排放核廢水計畫,但附近國家都很擔心會汙染到海洋資源,在福島的7成民眾也反對計畫。
3月11日是福島核一廠因地震海嘯,引發核災滿11年的日子。11年來,福島核一廠的廢除工程,走得很艱辛,原本預計30年到40年的除役計畫,因為清除爐心熔毀的碎片問題,一再延宕。儘管東京電力公司預計,在今年底之前,會啟動取出熔毀爐心碎片的作業,但在機組內輻射高、貯存輻射廢棄物跟瓦礫的方式及地點,都還沒有頭緒下,讓廢除計畫變得遙遙無期。
日本在當地時間16日晚間11點半左右,在福島和宮城縣近海發生規模7.4強震,目前已知造成3人死亡、225人受傷。而昨晚這起地震震度是來到日本的分級:6強,還一度發布「海嘯警報」,幸好今天清晨已經解除。但各地災情不少,除了東北新幹線有一班列車脫軌,國道出現嚴重龜裂之外,在福島和宮城的部分地區也出現停水、停電。至於外界關注的核電廠情況,目前只有福島核一廠內的一號機,它的內部壓力比地震之前還低,但周圍輻射量沒有變化。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大海嘯,造成福島核災,當時全球包含台灣有55個國家、地區對日本食品採取管制措施。不過在過去幾年,由各國專家學者進行的風險評估調查與檢驗報告後,至今年2月前全面禁止福島及周邊地區食品進口的,只剩下台灣與中國。而2月8日起,台灣也宣布有條件解除11年的禁令,不過目前還沒有業者提出輸入申請,政策開放後業者觀察市場風向,也細細評估消費者的意願與需求。
福島5縣市的食品還沒有解禁,政府也加快腳步來研議時程,不排除在農曆春節過後要宣布解禁,還傳出行政院會在今天討論,但最終沒有排入議程。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開放沒有時間表,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沛君表示,日前吃到千葉縣的水產品金目雕,業者還檢附產地證明,希望能徹查,而食藥署也提醒,如果宣稱漁產來源卻無法提供佐證,最高可罰4百萬元。
311地震屆滿十週年,近來開放福島食品議題引起討論。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今天出席聲援福島活動時表示,他腦中沒有核食,而且大多數國家都已取消管制,這是對福島努力的證明。政務委員唐鳳也力挺福島,認為已和十年前大不相同。接下來唐鳳將參加美國民主峰會,要分享社會創新、開放政府等題目。
奧運選手的飲食,也是各國相當關注的問題。南韓為了不讓這次的奧運代表隊,吃到日本福島的核災食品,特地派出16名專屬廚師跟營養師隨行,在飯店自己成立廚房,每天供應選手400份便當,但也引發了小插曲。
日本政府正式決定,要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產生的廢水,稀釋之後排入大海。日本福島居民與漁民都強烈表達反對,我原能會對此決定表示遺憾,並已向日方表達反對。 上午八點在日本總理大臣官邸舉行閣僚會議,正式決定要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含氚放射性廢水,排入大海,廢水將會被稀釋至日本國家標準四十分之一、和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標準的七分之一濃度,原能會先前已交付反對海洋排放信函給日方,對此決定表示遺憾。 原能會綜計處長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