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
柯文哲交保結束1年羈押 京華城案時間軸、涉及罪名一次看
|政治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入京華城弊案被起訴,在為期約1年的羈押後,今(8)日繳交7千萬保釋金辦理交保,下午步出台北地院。《公視新聞網》為您整理此案重要事件時間軸,以及柯文哲涉嫌罪名與北檢求處量刑。
-
新青安申貸不受30%限制 回溯日期至9月1日
|生活為了解決房貸問題,行政院會今(4)日宣布《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比例,確定排除新青安,未來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不再受到30%上限的限制,並追溯從9月1號起適用。銀行局也提醒,各銀行在核貸新青安貸款時,不得有搭售行為。
-
交通部預告9月中旬改革駕照制度 擴及適用全年齡層駕駛人
|生活交通部長陳世凱今(3)日表示,將在9月中旬推出駕照管理全面改革方案,且對象不限於高齡駕駛,會擴及適用所有年齡層,依照目前規劃,包含年滿18歲後的考照、換照與回訓制度到高齡者換照等規定,都將進行通盤檢討與調整。
-
國光客運14條路線停開 已向公路局申請再減6路線
|生活因為不堪虧損,國光客運停駛高屏6條公路客運後,9月8日起再停駛台北到新營等8條國道客運路線,連帶有95名駕駛被資遣,將由統聯客運接手,不過除了14條已經核定停開路線,國光客運另外又提出6條路線停駛申請,公路局正在評估當中。
-
中國93閱兵明登場 台灣朝野態度為何?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兩岸中國將於明(3)日舉行93閱兵,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今(2)日表示,自己已抵達北京,將應邀出席典禮。對此陸委會、外交部如何回應?還有哪些國家元首將參與93閱兵?學者又怎麼看這次的活動?由中、俄等國組成的「動盪軸心」目標為何?
-
上合組織峰會天津登場 印度總理莫迪會晤習近平
|全球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登場,睽違7年訪中的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釋出龍象共舞的訊號;而俄羅斯總統蒲亭則罕見停留4天,預料還將與習近平、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同台出席9月3日北京大閱兵,外界也關注對美國形成的壓力。
-
一週大事/行政院內閣改組 東園少棒威廉波特奪冠 (2025.8.25-8.31)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東園國小棒球隊威廉波特奪冠、中華郵政暫停收寄發往美商品類郵件、行政院公布內閣改組名單、台北市政府拍板公館圓環確定拆除、林書豪宣布退休、川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
-
法國塞納河開放游泳受歡迎 官方宣布延長至9月
|全球法國巴黎的塞納河3處泳區開放不到2個月,吸引近10萬名泳客到訪,原本8月底要關閉的泳區,如今因為太受歡迎,巴黎市長伊達戈宣布延長開放,其中一處延長至9月14日。
-
公館圓環9/13將拆除 居民抗議憂交通黑暗期
|生活台北市交通局宣布,將在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並填平公車地下道,今(28)日上午,包含民間團體、當地里長以及附近的大學生代表則認為,市府應該用成本較低的標線標誌改造、優化圓環路線,否則一旦填平公車地下道和拆除圓環,會引發交通黑暗期。台北市交工處認為,改善交通標誌標線的做法效果有限,市府會如期在65天內完成拆除和填平作業。
-
央行9月是否跟進Fed降息? 台經院長:無升降息空間
|產經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日前在全球央行年會暗示9月可能降息,外界關注我國央行是否跟進?央行總裁楊金龍昨(25)日表示,央行調整利率不會針對單一產業,要看總體經濟狀況,判斷經濟成長率和物價再來調整,並由理監事會議來決定是否降息。不過身兼央行理事的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則認為,沒有升息的必要,也沒有降息的空間。